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儿童实体肿瘤第二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无特异性,故初诊时往往易误诊为其它疾病,我院近来收治1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初诊时骨髓像类似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而误诊,后经B超,流式细胞仪,病理及神经母细胞瘤票记性抗体S-100确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正常人在血液与骨髓之间存在有骨髓-血液屏障(MBB),有核红细胞不能随意通过MBB进入血液中,然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外周血可出现有核红细胞。我们观察了我院1985~1991年诊治的1047例血液病患者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出现情况,并探讨了血液病患者外周血有核红细胞出现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病例组 1047例患者男464例,女583例,年龄3月~87岁。所有病例均按相应的标准诊断。  相似文献   
3.
 观察18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非淋120例,急淋61例)外周血幼红细胞出现情况,结果显示急非淋和急淋外周血幼红细胞出现率分别为32.50%和28.87%;急性白血病外周血幼红细胞出现与贫血程度无关;急非淋者外周血未出现幼红细胞者对治疗反应好,完全缓解率高,尤其在M4、M5亚型更为明显,生存期也较长,提示外周血幼红细胞出现与否可作为急非淋的疗效和预后评价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流式细胞术检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FCM)三色分析检测全血活化血小板表达,研究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 FCM 三色荧光标记即 PAC-1-FITC、CD 62P-PE、CD 61-PerCP 检测本院神经内科、急诊科72例脑梗死患者及15例对照者活化血小板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 PAC-1表达为5.80±5.20%、 CD 62P 的表达为8.07±3.85%。正常对照组血小板 PAC-1表达为1.13±0.74%、CD 62P 的表达为0.23±0.15%。脑梗死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 PAC-1、CD 62P 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FCM 检测活化血小板特异性高,结果真实可靠,为判断脑梗死及其他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55例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与FAB分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血病诊断及分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提示。FAB分类是诊断白血病的传统方法 ,它以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组织化学为手段 ,通过瑞氏染色和显微系统来确定白血病的类型 ,对大多数急、慢性白血病的确诊 ,形态学分类起到了相当的作用[1] 。但由于一些细胞表达信息的特殊性和易变性 ,使得白血病的诊断仅靠形态学是不够全面的。近年来 ,随着单克隆技术的发展 ,免疫学分型技术越来越完善和成熟 ,应用免疫学分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形态学分类的不足。白血病细胞是造血细胞在某一分化阶段的大量积累 ,表达造血细胞分化抗原。白血…  相似文献   
6.
7.
伤寒患血象及骨髓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分析51例伤寒血象及骨髓象结果,发现除白细胞减少外尚有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58%和58.62%);多数患者血象及髓象中白细胞有中毒性改变,而细细胞和血小板形态正常;91.49%伤寒患者髓片中找到印戒样组织细胞,其出现率高于对照组(P<00.001)。4例恶组患者未见戒印样组织细胞。提示印戒样组织细胞对伤寒与其它发热性疾病鉴别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病程,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为类风湿因子阴性的脊柱关节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16-30岁的青年。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强烈的丝裂原,同时也是血管生成激活分子,  相似文献   
9.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低度恶性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95%的CLL为B细胞克隆性增殖,T细胞表型的CLL仅占5%。由于CLL的白血病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低下,采用不加丝裂原或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骨髓细胞培养大多显示正常核型,因此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R显带分析方法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核型状况。我们对10例CLL患者应用荧光原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 996年 2月至 2 0 0 0年 6月 ,对使用化疗药物无效的 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进行了脾脏放射治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经临床、血像、骨髓像检查确诊 ,使用化疗药物治疗脾肿大不能控制 ,其中CML加速期 6例 ,急变期 1例 ,男4例 ,女 3例 ,年龄 2 4~ 46岁 ,平均 32岁。从确诊至脾照射的间期为 6~ 35个月。照射时脾脏于左肋下 1 5~ 2 3cm(中数 1 8 5cm)。放疗前经超声显像定位 ,设野包括全部或大部分脾脏 ,但不超过脾脏的边缘 ,以钴 - 60或 6MV直线加速器作体外照射 ,采用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