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隐性乳腺癌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乳腺癌 (occult breast cancer)是指临床上乳房触不到肿块 ,而以同侧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临床上较少见 ,我们 1980年— 1998年共收治 6例 ,占同期乳腺癌住院患者 82 2例的 0 .73%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例 ,皆为女性。年龄 30岁~ 6 1岁 ,中位 5 1岁 ,均已婚、经产并曾哺乳。患者均以腋下肿块就诊 ,伴阵痛 1例 ,均无外伤史。病期 2 8天~ 2年 (6月以内 5例 ) ,平均 8月。1.2 临床表现及诊断 本组皆可触及腋下硬块。左侧 4例 ,右侧 2例 ,肿块直径 2 .0 cm~ 5 .5 cm,平均 3.3cm。全组病例双侧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D44v6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乳腺癌CD44v6蛋白送行检测,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CD44v6蛋白阳性反应率为58.4%(28/48),与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结论CD44v5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是评估乳癌生物学行为的不良指标.  相似文献   
3.
阑尾切除术后腹部炎症性肿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术后腹部炎性肿块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1998年间诊治的21例阑尾切除术后出现部肿块病例,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7例,女4例,保守治疗13例,随访3个月至2年无再发;手术切除8例(其中4例术前误诊为癌或结核),病理检查均提示炎症性肿块。结论 本病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是一种感染和异物反应引起的局部慢性炎症增殖性改变,一旦确诊,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又难以排除癌或结核时,应及早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常见病。我们自1995年以来,以三苯氧胺(TAM)与乳癖消联用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青年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 31例早期青年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 ,术后常规放疗 ,腋淋巴结阳性者辅以CMF或CAF方案化疗 ,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给予TAM治疗。结果 :随访 11个月~ 9年 ,中位 4 1个月。术后局部复发率 3.2 % ,3年生存率94 4 % ,5年生存率 85.7% ,美容效果满意率 87.0 %。结论 :对早期青年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治疗是安全的 ,术式以乳腺区段切除并全腋淋巴结清除更为合理 ,术后常规放疗可降低复发率 ,该治疗保留了乳房外形 ,满足了患者的精神和生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密切值法对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以下简称“医疗质量管理”)进行综合评估。方法按深圳市“2008单位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19家医院飞行检查”中二级医院的检查评估指标:三级医师查房质量、住院病历质量、药事管理、护理管理、科研学术水平、群众满意度及原始得分情况,将相应数据转化成当量值,进而运用密切值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按此方法排出各医院医疗管理质量优劣序次为:d医院、g医院、f医院、c医院、b医院、h医院、e医院、a医院。结论密切值法原理清晰,逻辑严谨,计算简便,结果直观,用于医院的医疗管理质量综合评价具有客观、科学、简便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隐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诊治的6例隐性乳腺癌病人,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病例腋下肿块针吸或切检获诊,5例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者随访17个月~14年无癌复发或转移.结论对腋下肿块应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或切除活检,以明确诊断,乳腺钼靶X线片,近红外线扫描及腋下肿块激素受体检测有一定价值.手术方式宜采用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以提高长期生存率.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294-29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