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磁性药物微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血清白蛋白作基质制备包含化疗药丝裂霉素C的磁性药物微球,并考察其体内分布及体外释药,动物安全性及药效。结果表明,该微球能够浓集滞留于靶位并缓慢释放药物。动物实验证明其安全可靠,疗效比单独使用阿霉素提高一倍多。这表明,磁性微球有希望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应用于临床靶向给药系统以取得局部化疗和物理栓塞的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腔内加温合并外照射治疗宫颈癌远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1987年有124例Ⅱ、Ⅲ期宫颈癌行腔内加温合并外照射治疗,以远期生存率和治疗并发症与本科行传统放疗的116例宫颈癌进行比较。124例中Ⅱ期99例,Ⅲ期23例、残端癌2例。腔内加温用915MHz微波治疗机,本组5年生存率Ⅱ期为65,3%,Ⅲ期为56.5%;行传统放疗的分别为54.2%和33.3%。治疗并发症以放射性肠炎进行对比,本组轻和中度肠炎为19.4%,无瘘及溃疡发生。传统放疗组肠炎发生率为38.8%,且5.2%发生了直肠阴道瘘。  相似文献   
4.
热场分布是检验热疗辐射器优劣的主要判据,而目前商品机多不给定量热场图,使用时有较大盲目性。因此,研究热场分布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分析了热疗辐射器对活体组织和等效体模加热的温升规律。指出要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辐射器必须有较好的SAR热场分布特性。本文提出用空间点阵法快速获得组织体模内SAR三维热场分布,介绍了其测量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单针多点测温探针原理和多点测温探针组排及装置;最后以腔道(宫颈)微波热疗辐射器为例给出了用空间点阵法测量其在等效肌肉体模中三维热场分布的实验结果。本文所用测量方法较之目前国外使用的“分开体模兼热象二维测定法”和“体模内埋设空心塑料管法”有无需打开体模、测量迅速及有较好测温精度(±0.2℃)与空间分辨率(2mm),尤其是可得到三维热场分布图像等优点。该方法和装置已用于研制具有优质热场的腔道辐射器,并在肿瘤热疗中优选辐射器和治疗方案实践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介绍林世寅(天津肿瘤研究所医学物理研究室天津300060)医学物理学是将物理学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的一门现代边缘学科,其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为疾病诊治物理方法及相关仪器的研究。医学物理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十五世纪,奥纳多·达...  相似文献   
6.
作者根据线性—二次(L-Q)修正模型,尝试将放射生物效应剂量(BED)结合治疗增益因子(TGF)用于非常规食管癌放疗方案的回顾性分析。现举两例以求抛砖引玉,探讨非常规分割放疗方案的综合比较方法。1 治疗增益因子(TGF)放疗方案应尽可能提高肿瘤组织的生物效应剂量(BED)肿,并最大限度降低放射对早、晚反应组织的生物效应剂量(BED早和BED晚)[1]。治疗增益因子TGF概念正体现了这一原则[2]。将之用于非常规分割方案(NCF)相对于常规分割方案(CF)比较时有[3]:TGF晚=BED肿(NCF)/BED肿(CF)BED晚(NCF)/BED晚(CF)      (1) …  相似文献   
7.
结合并优化以往的切线野定位方法,全程利用模拟机,采用几何定位法和简易的轮廓获取法,找出几何等中心点和有效深度数值,探讨乳腺癌1/4野切线照射的精确定位和剂量计算所需有效深度的准确测量。结果表明,可以将切线野的等中心精确地定位于切线野入射点与出射点的连线的中心位置,使得放疗摆位更准确,重复性更好,剂量计算归一点更明确。由此简化了计算难度,使剂量曲线分布均匀;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准确测量处方平面有效深度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以往由经验公式估算带来的处方剂量误差。  相似文献   
8.
肿瘤热疗可用活组织中的有效治疗深度ETD(如: 定义为温度在41~45℃范围的距离)和有效治疗体积ETV(定义为相应于有效治疗温度范围的体积)来衡量一次加热治疗的优劣及满意程度,但在实测时常难以实现。本文根据腔内水冷式微波偶极子辐射器近场辐射模型,求解生物介质热传导方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水冷式腔道辐射器在等效组织模型中的稳态温度分布; 并对腔道肿瘤微波热疗时有效治疗体积与冷却水温关系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水冷可改善热区温度分布,使径向最高温度点由无水冷时贴近辐射器壁向组织深部迁移(本文示例当冷却水温Tc= 16℃时可达6 m m 以远);径向治疗深度比无水冷时向组织内部扩展(上述冷却水温下可达3~4 m m 左右); 相应的有效治疗体积则比无水冷时增加(上述条件下约为39% ); 降低冷却水温(本文示例从16℃降至10℃), 则相应的有效治疗深度又可向组织内部扩展; 有效治疗体积还可增加(约再增33% )。由此引伸出在一次加热治疗时,若采取两步加热法, 即先用低功率、无水冷加热,后用高功率有循环水冷的加热程序,则总有效治疗体积可比完全无水冷时扩大1.24 倍(约增加4.3 cm 3)。本文模拟计算结果与相应的等效肌肉  相似文献   
9.
高温治癌的治疗效应是温度敏感的函数。实验表明,在43℃区域仅0.2℃之差可引起细胞存活率上几倍的变化,细胞学实验要求在临床治疗时,肿瘤区域各处的温度应为41℃至44℃的“有效治疗温度范围”。因为只有加热至41℃以上才会出现癌细胞被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