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食管癌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明确后,合理的治疗选择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初次治疗的患者尤其如此。它不仅关系到治疗是否合理有效,更是患者治疗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探讨心理影片赏析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蓉  杨龙海 《校园心理》2009,7(6):397-398
<正>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笔者认为,将英国心理医生弗德尔发明的"电影疗法"加以应用,在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影片赏析课程,通过欣赏心理影片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必定能起到良好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在医学心理学中的地位江苏省扬州卫生学校杨龙海225002人本主义心理学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其旨在治疗、发展、改造心理的人类潜能运动中,被称为继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之后的“第三势力”。近十年来,人本主义治疗训练中心和全国性讨...  相似文献   
4.
肺转移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的诊断、手术指征、切除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125例肺转移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共行肺转移瘤切除术138次,其中行一次手术116例,二次手术5例,三次手术4例。手术方式为肺部分切除66次,肺段切除2次,肺叶切除53次,肺叶加部分胸壁扩大切除2次,全肺切除3次,肿瘤剜除12次;行开胸手术130次,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8次。结果本组患者中原发肿瘤为上皮组织来源的94例,肉瘤类26例,其它种类5例。全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随访122例,随访时间1~10年,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53.3%和34.8%;其中结、直肠癌、肾癌和软组织肉瘤的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分别为43.8%、37.5%和33.3%。105例肺转移瘤完全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8.9%,20例不完全切除患者为16.7%。89例行常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摘除患者仅有12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5%和14.3%。结论对诊断明确、符合标准的肺转移瘤患者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手术径路以后外侧小切口为主,能否完全切除肿瘤和肺门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纵隔肿瘤295例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近8年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研究从1999~2006年在经外科手术诊治的295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的病人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295例中神经源性肿瘤86例,占29.2%,主要位于后纵隔,平均年龄43.8岁,以神经鞘瘤为主;畸胎瘤61例占20.7%,主要位于前纵隔,平均年龄31.8岁,以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为主;胸腺瘤31例占10.5%,全部位于前纵隔,平均年龄51.9岁;淋巴瘤29例占9.8%,主要位于前纵隔,平均年龄29.9岁,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结论 在原发性纵隔肿瘤中,本组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源性肿瘤、畸胎瘤、胸腺瘤、淋巴瘤及巨大淋巴结增生;手术是主要的诊治方式;切口的正确选择对于手术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最新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第7版)修订稿解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际抗癌联盟(UICC)最新版恶性肿瘤的TNM分期标准计划于2009年颁布实施。这是全球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一件大事,它是推动新一轮肿瘤诊断和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将为人类抗肿瘤事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新的肺癌TNM分期标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2009年发布。为此,国际肺癌研究中心(IASLC)早在1998年就启动了新一轮肺癌分期标准修订的研究计划,其第7版肺癌分期标准的修订稿已于2007年8月刊登于《Journal ofThoracic Oncology》(Volume 2,Number 8,August2007),其研究成果将成为2009年新版UICC肺癌分期标准(第7…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首次复发部位,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术后放疗范围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1999—2007年间在本院行根治术并有明确复发部位记录的19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不同段的首次复发、转移部位。结果 胸上、中段食管癌以胸腔内复发(83.3%、68.0%)为主要部位,而胸下段食管癌则以胸腔内复发(42.9%)和腹腔淋巴结转移(40.8%)为主。术后病理显示淋巴结有无转移与胸腔内复发、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无关(χ2=1.58、0.06、0.04,P=0.134、0.467、0.489),但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术后淋巴结阳性比例高于阴性(28.7%∶10.6%,χ2=9.94,P=0.001),其中胸中段食管癌的也如此(20.0%∶5.6%,χ2=5.67,P=0.015)。切缘≤3 cm (52例)与>3 cm (142例)者相比术后吻合口复发率明显增加(25.0%∶11.3%,χ2=5.65,P=0.019)。结论 胸腔内为最常见首次复发部位。建议胸上、中段(淋巴结阴性)食管癌放疗靶区包括锁骨上区、上纵隔和瘤床,胸中段(淋巴结阳性)、下段食管癌包括锁骨上区、全纵隔及胃左、腹腔干淋巴引流区。如切缘≤3 cm建议包括吻合口。  相似文献   
8.
当食管癌的临床和病理诊断明确后,合理的治疗选择就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尤其是初次治疗的患者。恰当的治疗选择不但使患者获得了合理有效的治疗,也是患者治疗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的基本保证。目前食管癌的治疗方式有以下几种:1.外科治疗(手术)。2.放射治疗(放疗)。3.化学治疗(化疗)。4.以上这几种治疗方式不同的组合治疗模式。5.其他治疗,如中医药治疗、介入治疗、ⅹ刀治疗等。在这些治疗方式中,手术治疗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总的5年生存率达30%以上,其次是放疗。过去认为食管癌对化疗不敏感,随着化疗药物研发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叶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存率。方法:2003年10月-2008年12月,对笔者所在医院2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肺叶袖式切除,其中有3例行肺动脉侧壁切除,2例在心包内处理肺静脉。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8例(32%),其中肺不张1例,心律失常5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声音嘶哑1例,随访时间8个月-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42.1%、32.4%。结论: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扩大了肺癌患者的手术指征,避免了全肺切除,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叶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存率.方法:2003 年10 月-2008年12 月,对笔者所在医院25 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肺叶袖式切除,其中有3 例行肺动脉侧壁切除,2 例在心包内处理肺静脉.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8 例(32%),其中肺不张1 例,心律失常5 例,支气管胸膜瘘1 例,声音嘶哑1 例,随访时间8 个月-5 年,术后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79.5%、42.1%、32.4%.结论:支气管袖式切除术扩大了肺癌患者的手术指征,避免了全肺切除,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