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比较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探讨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从我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行输卵管造影术的患者中,共收集到128例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了加压注射水性造影剂,使用超液态碘化油造影和泥鳅导丝疏通输卵管三种方法进行干预性治疗.结果 从治疗操作难易程度进行比较,加压组和碘油组两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导丝组与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腹痛变化程度没有明显差异;但碘油组腹痛程度相对最重.三组受孕率分别为54 %(30/56)、69 %(29/42)、47 %(14/30),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结论 分别接受三种治疗后的患者受孕率无明显差异,但使用碘化油组病例受孕比例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腹痛变化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没明显差异,三种方法比较导丝法操作相对难度大,加压法和碘油法两者操作难度相当,而且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2.
3.
自1990~2003年,共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癌79例,现就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康复医学是一门现代健康理念的学科,是人文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在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互渗透结合,逐渐发展形成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医学应用技术学科,是现代医学模式(即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组成的整体化医学体系之一,是现代医学理念(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其对象是病、伤、残患者,目标是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围手术期正确的护理方法及新的理念。方法:对48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加强术前心理辅导,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体位、引流、切口的护理,掌握抗生素应用的新理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加强患者对各种治疗措施的认识和配合,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48例患者手术顺利,腋窝引流5~7 d拔除,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乳腺外形保持良好,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系统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乳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脓肿是由于急性肺感染期抗感染治疗不得力而形成的.对于该类患者,作好术前准备工作,对提高治愈率尤为重要.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加强病情观察及术前知识指导,抓住护理重点是关键.自1998年,共护理慢性肺脓肿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变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乳腺增生病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ER、PR表达。结果ER和PR总阳性率74.36%(27/39)和87.18%(34/39),ER、PR同时阳性为66.67%(26/39)。本组不典型增生6例ER和PR阳性率均为100%,其表达强度最强,其次为腺病伴腺瘤形成,最弱为小叶增生。结论:乳腺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虽然呈高表达,是三苯氧胺(TAM)治疗的适应症,但仍有25.64%的患者ER呈阴性表达,因此,用TAM治疗乳腺增生病前应检测患者的ER和PR,阳性者可用TAM治疗。  相似文献   
8.
9.
高龄消化道癌136例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消化道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2003年手术治疗的136例70岁以上高龄消化道癌病例(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结果手术切除126例(92.65%),其中根治性切除93例(68.38%),姑息性切除32例(23.53%),单纯造瘘术或捷径手术10例(7.35%)。术后并发症125例次。围手术期死亡8例(5.88%)。结论高龄并不是决定消化道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或放弃手术治疗的决定因素,重视术前合并症的诊断与治疗,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遵循简单、仔细、快速的老年人手术原则,加强术中与术后监测,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高龄消化道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切除率、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