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基本手术方式,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常规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因滤过道瘢痕粘连,使滤过手术失败的问题成为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临床医生想出了许多方法应用于临床手术,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现就各种手术方式进行探讨,去弊存益,提高手术成功率,以有利于解除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血肌酐水平动态改变,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肾损伤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观察肝硬化腹水患者继发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血钠水平、总胆红素水平、血氨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肾损伤组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及其他部位感染情况均高于非肾损伤组(P0.05);自发性腹膜炎、总胆红素、白细胞计数、PTA、低血钠、高血氨是继发性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肝性脑病、感染、低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高血氨血症、低血浆凝血酶原活性和自发性腹膜炎均可能是其继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日益剧增,若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无法及时调整,且临床尚缺乏有效的药物,使得NAFLD的治疗差强人意。法尼醇X受体(FXR)作为胆汁酸的主要受体,通过参与糖、脂代谢来影响NAFLD,而肠道FXR(iFXR)具有局限作用于肠道的优势,可避免全身释放所带来的副作用,在NAFLD的治疗上具有潜在的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综述了近年来iFXR在NAFLD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50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改变,认为本病在老年群体中并非少见。基本病理改变为皮层下脑白质脱髓鞘及轴突丧失.临床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偏瘫及高血压,CT主要改变是沿脑室周围呈弥漫性、对称性分布的脑白质低密度灶,以额叶受累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熏蒸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针刀配合熏蒸治疗;对照组,给予封闭治疗.结果:即时疗效,观察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痊愈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随访疗效,观察组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5),观察组的痊愈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针刀配合熏蒸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常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是其特点。笔者于1999年~2003年用电针透刺配合腕针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电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99年~2003年应用电针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