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二年来国外在烧伤基础理论研究与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今简介如下。一、关于烧伤休克方面在烧伤后的抗渗研究方面Hilton氏证实狗在烧伤后立即输注β羟乙基云香甙100mg/kg能减少血浆量的丢失,但它的作用时间仅为90分钟,为继续达到减少血浆量丢失的目的需给第二次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基于单病种全程管理的理念研发鼻咽癌新型临床路径,以促进鼻咽癌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方法] 以本中心鼻咽癌诊疗规范为基础设计诊疗全程的临床路径,将符合入径病例纳入路径管理,预期目标入路径率(适合入路径者/符合入路径者)≥50%;完成路径率(完成路径者/入路径者)≥70%;非预见内的变异率(非预见内的变异/入路径者)<10%。 [结果] 自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收治39例新确诊鼻咽癌患者,36例符合入路径标准,100%(36/36)进入路径。完成路径率97.2%(35/36),变异率8.3%(3/36)。诊断与分期阶段、诱导化疗阶段(共3周期)、单纯放疗、同期放化疗阶段平均住院日分别为0.8、8.2、0、18.7d。单纯放疗产生的平均费用为(83 564±77)元,同期放化疗为(109 316±15 050)元,诱导化疗+同期放化疗的治疗模式产生的平均费用为(118 744±11 341)元。 [结论] 较高的入路径率、较高的完成路径率、较低的变异率体现了基于单病种全程管理的鼻咽癌新型临床路径有效可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5年问85例ⅠE、ⅡE期鼻腔NK/T淋巴瘤放疗及CHOP为主化疗的疗效.单纯化疗(单化组)20例,放疗后±化疗(放化组)17例(单纯放疗11例),化疗后放疗(化放组)48例.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法检验,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5年生存率为40%,单化纽、放化组和化放组的分别为13%、54%和47%,放化纽和化放组均优于单化组(P=0.030和0.049).ⅠE局限组与超腔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与28%(χ2=8.87,P=0.003),ⅡE期的为23%,与ⅠE超腔组相似(χ2=0.19,P=0.664).近期疗效达到完全缓解与未完全缓解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8%与12%(χ2=30.68,P=0.000).放疗剂量≤50 Gy与>50 Gy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6%和86%(χ2=6.11,P=0.0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9%与84%(χ2=0.36,P=0.551).首程化疗的68例中≤2、3~4、≥5个疗程者分别为18、20、30例,完全缓解率分别为0%、20%、33%(χ2=7.65,P=0.022).首程先化疗且≥3个疗程的50例和先放疗≥40 Gy的17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8%和88%(χ2=18.75,P=0.000).结节型和溃疡型的完全缓解率放疗均优于化疗(100%:38%,2X=7.92,P=0.005和100%:11%,χ2=14.40,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和近期疗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首程应选择50 Gy放疗为宜.对于ⅠE期超腔与ⅡE期应酌情联合化疗,但CHOP方案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TP方案诱导化疗后DDP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毒副反应。[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27例T3~4N2~3M0鼻咽癌患者纳入试验。诱导化疗采用TP方案(docetaxel 70mg/m2,d1;DDP 80mg/m2,d2),每3周1次,共2个周期。同期化疗采用DDP80mg/m2,d1;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CT-Sim技术,常规分割。[结果]TP诱导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同期放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毒性和口腔黏膜反应。TP诱导化疗后鼻咽部病灶缓解率66.7%,区域淋巴结缓解率78.8%。同期放化疗后鼻咽部病灶及区域淋巴结缓解率为100%,其中鼻咽部病灶完全缓解率96.3%;区域淋巴结完全缓解率91.3%。患者1年OS、PFS均为100%。[结论]TP方案诱导化疗后,DDP同期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研究了三种不同功率密度的弱CO_2激光对兔骨折愈合的作用。三种功率密度分别为:150mw/cm~2,100mw/cm~2,50mw/cm~2。将32只新西兰白兔人工造成左桡骨骨折,将之随机分为4组,其中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功率密度的激光照射,一组为不照射的对照组。每日照一次,每次照10分钟,共照10次,直接照射骨折部位。通过五  相似文献   
6.
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期,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故烧伤的发生率较高。有作者报道小儿烧伤病例约占烧伤总病例的50%左右。另外,小儿身体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对烧伤的应激反应能力及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均较差,故小儿重度烧伤的死亡率亦较高。本科1971~1988年共收治小儿烧伤病例1556例,其中死亡64例,死亡率为4.1%。现就其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活着就是要兢兢业业为党工作徐素屏同志1957年从护校毕业,分配到我院工作,先后作过急诊室、注射室、麻醉科和外科护士,1972年又到烧伤科工作。25年里,她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因工作需要先后调换了六个部门,从不讲条件,不计较个人得失。早在1958年全院学习无痛注射时,她就被评为医院有名的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显著降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局部进展和远处转移风险,但是目前尚无标准的诱导化疗方案。本文前瞻性研究顺铂加卡培他滨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56例,均接受PX方案(顺铂80 mg/m2,第1天;卡培他滨1 000 mg/m2,每日2次口服;每3周为1个周期)诱导化疗3个周期。后续放疗由放疗中心医生安排。3个周期PX化疗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根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3版本”评估化疗毒副反应。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3个周期的诱导PX化疗。PX方案化疗3个周期后,鼻咽部和颈部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78.6%[完全缓解率(CR)为19.6%]和81.5%(CR率为7.4%),鼻咽部+颈部的总体ORR为85.7%(CR率为3.6%)。PX方案化疗期间3-4级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14.3%、7.1%、5.4%和17.9%,没有发生3-4级手足综合征、腹泻及肾功能损害。没有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PX方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好,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将39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左桡骨人工骨折,利用两种不同剂量(6.24J/cm~2和31.2J/cm~2)的He-Ne激光直接照射骨折区,摄X线平片获取骨愈合信息,平行测定血红细胞浓度、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血清钙浓度和血清羟脯氨酸浓度5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在骨愈合后测定其生物力学性能参数,结果表明:①激光照射使血清钙和血清羟脯氨酸浓度升高,血红细胞浓度降低,②6.24J/cm~2激光照射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没有影响,而31.2J/cm~2激光照射却抑制了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③6.24J/cm~2激光照射降低了血红蛋白含量,而31.2J/cm~2激光照射却对血红蛋白含量。没有影响;④生物力学测试表明,愈合骨拉伸性能没有改善,而弯曲性能则有所改善。两种剂量的照射均能促进骨折的愈合,但6.24J/cm~2照射的刺激效应似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活血止痛软胶囊对骨折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局部氧分压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折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后改善局部肿胀及疼痛的作用机理。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5月~2010年5月骨折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住院病人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常规给予口服活血止痛软胶囊,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于治疗前后检测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应用中医氧分压传感针测定治疗前后局部组织氧分压的变化。结果:112例患者口服活血止痛软胶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查体显示,软组织肿胀与疼痛均明显好转(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病人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所下降(P<0.05),变形指数增高(P<0.05),血球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局部氧分压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软胶囊能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局部氧供给,改善局部组织代谢达到早期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