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硝酸钇对小鼠胚胎干细胞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以胰岛素-转铁蛋白-硒-纤维连接蛋白(ITSFn)培养法为基础的胚胎干细胞神经发育毒性评价模型,通过MTT试验、彗星试验、流式细胞试验、RT-PCR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不同浓度硝酸钇溶液对胚胎干细胞神经发育的影响。结果彗星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低剂量硝酸钇降低了神经元细胞凋亡率,而高剂量组神经元细胞凋亡率上升,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随着浓度增加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RT-PCR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低剂量硝酸钇可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高剂量组则上调Bax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结论硝酸钇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影响小鼠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发育,但这种影响因剂量高低而具有两面性。  相似文献   
2.
皮肤经常会暴露在工业、农业、药用和化妆品等不同种类化学物质的环境下.在潮湿低压的农业生产操作过程中,虽然皮肤能够阻止超过90%以上的农药的暴露,但仍然是农药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农药或其降解物穿过表皮可能对皮肤组织引起局部反应,甚至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和体内组织中,进而造成一系列的机体损伤.因此,农药透皮吸收(per-cutaneous absorption)能力的大小是判定农药接触人群的内在风险暴露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吡虫啉体外经皮渗透吸收的效果,分析样品浓度和皮肤蓄积作用等对农药风险评估的影响.方法 采用Franz垂直扩散池,以雄性Wistar大鼠离体腹部新鲜皮肤或冷冻皮肤为渗透屏障,C/MS/MS法测定接受液和皮肤中的吡虫啉含量,分别比较高低两种吡虫啉溶液和两类皮肤的透皮效果.结果 在使用新鲜皮肤的体外试验中,高、低两种浓度的接受液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6.8%,6.6%,皮肤残留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10.7%,1.3%,经皮渗透吸收率为分别17.5%和7.9%.在使用同种(低浓度)浓度新鲜和冷冻皮肤的体外试验中,新鲜皮肤和冷冻皮肤的接受液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6.6%,0.7%,皮肤残留中吡虫啉含量占总受试物的比例均数分别为1.3%,10.7%,经皮渗透吸收率分别为7.9%和11.4%.结论 高浓度吡虫啉在新鲜皮肤上的经皮渗透吸收率最大,是本实验吡虫啉暴露“最坏情况”的估计值,也是可用于风险评估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