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对36例临床Ⅰ—Ⅱ非小细胞肺癌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病人年龄58~88岁,中位年龄74岁.Ⅰ期25例,Ⅱ期11例,病灶小于3cm17例,3cm以上19例。采用真空袋固定,PhtIips公司CT模拟机定位及VARJAN公司的Eclipse三维治疗计划。小于3cm病灶采用弧形照射结合2—3个适形固定野,剂量10—15Gy/次,共3—5次,3cm以上病灶采用非共面适形野。剂量5—8Gy欣,共融12次,计划要求95%以上PTV体积接受95%以上剂量。按100%等剂量线计算处方剂量.全肺V20控制在≤25%。结果:近期疗效中完全缓解(CR)率为53%.部分缓解(PR)率为36%.无进展(NR)率为11%。总有技率(CR+PR)为89%。肿瘤直径小干3cm者CR率为76.5%,而3cm以上者CR率为31.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2.4%、385%。Ⅰ期、Ⅱ期1年生存率分别为96%、54.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43%。放射性肺反应早期多为0级,Ⅰ级9例,Ⅱ级3例.晚期肺反应多为Ⅰ级,Ⅱ级6例,无Ⅱ级以上早期及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垒、有效的,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教.失败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2.
胸腺肿瘤40例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腺肿瘤40例远期疗效分析王德昌李明昱宋志娥邓湘我科1975年7月~1993年11月间收治40例胸腺瘤,现将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0例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2~74岁。经病理诊断35例,其中上皮细胞为主型12例,淋巴细胞为主型2例,混合型1...  相似文献   
3.
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15 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Ann Arbor 分期:Ⅰ A 期11 例,Ⅱ A 期4 例。放射治疗剂量30 ~58 Gy ,3 ~6 周。结果 1 ,3 ,5 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4 .1 % ,92 .3 % 和92 .3 % 。3 ,5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 ,90 % 和75 % 。有5 例疾病进展。结论 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推荐放射治疗剂量为35 ~45 Gy ,3 .5 ~4 .5 周。不需行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对恶性程度高及有眶外侵犯者应加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用抗生素骨水泥板治疗GustiloⅢ型前臂骨折的手术方法, 从而预防骨髓炎发生。方法自2017年9月至2021年12月, 我们治疗了73例GustiloⅢ型前臂骨折患者, 其中GustiloⅢB型38例, GustiloⅢC型35例, 一期清创后行抗生素骨水泥板固定桡骨手术, 二期换为金属板固定治疗。结果术后73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 时间为12~26个月, 平均15.7个月。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定:优64例, 良7例, 可2例, 骨折完全愈合, 创面愈合良好, 无一例骨髓炎发生, 术后前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抗生素骨水泥板治疗GustiloⅢ型前臂骨折可以有效预防骨髓炎发生, 初期给予可靠固定, 后期需要更换金属板以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理论与模式的创新应用。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21年7—12月医院精神科21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7—9月医院精神科开展常规的中成药药学管理工作,列为应用前;2021年10—12月对医院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理论和模式进行创新及应用,列为应用后。评价应用前后中成药临床综合质量、医护人员中成药用药认知、中成药药学服务能力评分。结果:应用后医院精神科中层药临床综合质量总得分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医院精神科医护人员中成药用药认知评分总得分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医院精神科医护人员中成药药学服务能力评分总得分明显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精神科中成药药学管理理论与模式的创新应用有助于提升中成药临床综合质量,改善医护人员用药认知与药学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