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8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1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6例胸腺瘤合并重肌无力的临床资料。结果 23.88%(16/67)的胸腺瘤病人合并重症肌无力,应用抗胆碱酯酶药及机械辅助呼吸,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较常见,宜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积极防治并发症及危象。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血清及癌组织中EGFR蛋白定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举  张伟  袁育康 《医学争鸣》2008,29(14):1303-1305
目的:探讨EGFR蛋白定量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30例NSCLC患者及17例良性肺疾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和组织中EGFR蛋白水平.结果:30例NSCLC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EGFR蛋白水平升高(P<0.01),且EGFR蛋白水平与NSCLC患者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但NSCLC患者术前血清EG-FR蛋白水平与术后3 d及10 d的血清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GFR蛋白水平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血清EGFR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复发和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3.
李新举  贺大林  梁景仁 《医学争鸣》2009,30(12):1131-1133
目的:MALDI-TOF—MS技术筛选肺鳞癌特异性肿瘤标记物,以提高肺鳞癌早期诊断水平.方法:采集19例Ⅰ期肺鳞癌患者和19例年龄、性别、吸烟量等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清,应用MALDI-TOF—MS技术结合MB-WCX蛋白芯片和AutoflexⅡ—C质谱分析仪检测各血清标本,经计算机软件数据处理以筛选肺鳞癌血清差异蛋白质波峰.结果:与正常人比较发现肺鳞癌显著异常表达的潜在标记物3个,Mr分别为3261.69,3192.07和2556.92(P〈0.01),并据此建立了肺鳞癌分子诊断模型.另采集22例肺鳞癌和19例健康者血清盲检验证该诊断模型具有95.5%的敏感性和94.7%的特异性.结论:MALDI-TOF质谱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易行且高通量的分析方法,不仅能直接筛选出肺鳞癌患者血清中相对特异的潜在肿瘤标记物,而且可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时为临床寻找新的肺鳞癌血清肿瘤标记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举  梁景仁  邓元 《医学争鸣》2004,25(10):915-917
目的:探讨配体EGF和受体EGFR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NSCLC患者33例及非癌肺疾病患者7例组织标本中EGF和EGFR的表达. 结果:EGF和EGFR在NSCLC患者中过表达率分别为57.6%和63.6%,其中EGFR过表达与NSCLC患者的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 EGF或/和EGFR过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P<0.01). 结论:EGF和EGFR在NSCLC的发展和转移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NSCLC进展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胰岛内有多种内分泌细胞,分泌不同的肽激素,不同的细胞形成的肿瘤,可造成各种不同的综合征或症候群,本综述了一种临床少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胰镐血糖素瘤,旨在探讨其转归,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6.
1994年5月至1997年8月,我们选用多孔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erlate)自制成人工胸骨修补胸骨缺损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40~60岁。其中胸骨浆细胞性骨髓瘤3例,胸骨柄血管内皮肉瘤1例,胸骨柄转移性低分化鳞癌1例。全组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胸骨正中切口,游离皮肤及正常皮下组织至肿瘤缘外3.0cm。彻底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应用多孔有机玻璃(孔直径3mm或5mm)按缺损大小制成人工胸骨修复缺损区,用钛丝将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7.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降低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应用结扎间断缝合法处理支气管残端或附加胸膜瓣覆盖术,连续施行肺切除术1128例,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强调支气管残端血运及闭合技术等诸因素对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肺切除术34例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预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残端愈合的认识逐渐深入,以及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改进,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然而一旦发生BPF,患者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因而其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病变侵及支气管残端者,更易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现总结我院1999~2007年34例肺切除术后病变残留支气管残端的处理经验并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平均57.6岁。原发性肺癌25例(右17例,左8例),肺结核9例(右7例,左2例)。肺切除34例中,右下叶切除3例,右中下叶切除14例(其中1例结扎缝合法处理残端术后3d发生瘘,二次开胸切除全肺并用水平褥式缝合加间断缝合法处理残端附加胸膜覆盖,效果良好),右上叶切除9例,左全肺切除8例。除9例肺储备功能大致正常外,其余25例肺储备功能为轻~中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2手术及效果手术均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进行,标准剖胸切口,常规游离结扎加缝扎肺动静脉,注意保留周围正常胸膜组织,以备覆盖支气管残端用。游离支气管时不要将支气管周围组织剥离太彻底,以保证支气管血供。25例术中支气管残端...  相似文献   
9.
<正> 原发性或继发性胸骨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治疗造成胸骨大块缺损,故修复胸骨缺损必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自1994年5月至1997年8月为5例胸骨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广泛根治切除。选用多孔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自制成人工胸骨,修复胸骨缺损,应用带蒂胸大肌肌瓣转移覆盖在人工胸骨表面,恢复软组织。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表现为癌基因、抑癌基因、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点突变、扩增、异位和缺失,以及某些抗原分子的异常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erbB-2癌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过表达并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但在小细胞肺癌中未发现过表达.本文综述了EGFR和C-erbB2的结构、功能、同源性及在正常组织中的分布,重点讨论了EGFR和C-erbB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NSCLC的诊断、治疗、预后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