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究术前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内皮细胞(circulating tumor-derived endothelial cell,CTEC)对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方法  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6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100例UC为试验组,46例尿路上皮的良性疾病和15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术前采用差相富集联合免疫染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SE-iFISH)富集并染色CTC和CTEC。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CTC和CTEC诊断的截断值,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其与U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CTC和CTEC的截断值均为0.5。CTC阳性组和CTEC阳性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2.0个月和12.5个月,阴性组分别为20.0个月和16.5个月。Cox比例风险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TEC阳性是U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论  术前患者外周循环血中的CTC和CTEC对UC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作用,CTEC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疾病,尸检发生率为0.0017%~0.03%[1]。其中良性肿瘤占75%~87%,恶性肿瘤占13%~25%[2]。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占50%左右[3]。  相似文献   
3.
猕猴正常心电图的研究吕平,谭健文,钟柏棠,李小航(广东顺德实验动物研究所)猕猴(Macacnmalntta)正常心电图是其生理常数的重要指示,对猕猴的健康监测、疾病诊断以及在医学实验研究中均有重要作用。目前在此方面的资料甚少,而且对某些正常值亦未研究...  相似文献   
4.
猕猴是我国的二类珍贵保护动物,它在生物学、医药学等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仔猴的哺育是提高繁殖率和加强猴品质的重要环节。在人工饲育条件下,常出现小部分母猴的母性差、缺奶、生病或死亡等原因,导致一些仔猴发育不良,甚至夭折。在繁殖工作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母猴对仔猴的自然哺育时间长,影响母猴在下一个季节的发情和交配。为此,我们在1985和1986年进行了人工哺育仔猴的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现介绍试验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机抽取的48只牛型老结核菌素(OT)阳性反应猴子和12只阴性反应猴子,分别使用2000IU/0.1ml的牛型PPD,对4个猴群共4895只猴子结核病检疫净化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浓度的牛型PPD是检疫净化猴群结核病的一个有效方法。近两年来,经用0.1ml含2000IU的牛型PPD,先后对出口的实验用猴共648只,全部符合结核病检疫阴性反应的健康条款。并且,从香港、美国引进的38只猴子,经用该方法检出结核病阳性反应猴1只。  相似文献   
6.
7.
原发性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疾病,尸检发生率为0.0017%~0.03%[1].其中良性肿瘤占75%~87%,恶性肿瘤占13%~25%[2].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占50%左右[3].虽然心脏粘液瘤在病理角度上为一种良性肿瘤,但心脏原发性肿瘤易复发和转移,心脏粘液瘤往往会呈现出一种"恶性"表现.临床上心脏粘液瘤的表现复杂,而患者又经常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并且伴有复发、转移及恶变倾向,所以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应给予高度重视.1临床特点心脏粘液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组,发病率仅为0.5/百万,其中女性约占75%,大多数为散发病例,少数为家族遗传发病.据文献报道,以单发左心房粘液瘤最多见,大约占总数的80%,并大多起源于房间隔卵圆窝,有蒂相连,发生于右心房的占了7%~20%,而发源于右心室、三尖瓣、左心室、二尖瓣则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 (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 和循环肿瘤细胞核型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首次诊治的10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NMIBC组58例、良性病变组51例。采用差相富集和免疫荧光染色-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SE-iFISH)技术行CTC鉴定及核型分析,以患者CTC三倍体数目≥60%为三倍体组,数目<60%为非三倍体组,并行生存和预后分析。  结果  NMIBC组患者的CTC阳性率为81.0%(47/58),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的9.8%(5/51)。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分析显示,术前、术后三倍体组患者的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期明显短于非三倍体组(P<0.001),术后CTC阳性患者的DFS短于CTC阴性患者(P<0.05)。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术后CTC核型是影响NMIB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前、术后监测CTC和CTC核型对NMIBC患者具有预测作用,CTC核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猕猴(Macaca mulatta)生理值的测定,对其健康监测、疾病诊断以及在医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均有重要的价值。但猕猴广泛分布于世界及我国各地,因气候地理环境以及测定方法不同,国内外报道的资料有一定的差异。为了解我国南方长年气温较高的情况下人工饲养猕猴的生理数据,以适应生产需要,我们在30℃~33℃对270多只猕猴在无麻醉的情况下进行了6项生理值测定,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试验动物在广东顺德实验动物养殖场各猴舍中,随机取猕猴237头,3岁以下为幼年组,4~7岁为成年组,8岁以上为老年组。观察5个月内未发现疾病,精神、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联。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09月至2019年11月我院诊治的87例患者,其中57例为UC组,30例为尿路上皮的良性疾病组,于术前和术后分别两次对UC组进行外周血CTC检测,良性疾病组仅术前进行CTC检测,并分析CTC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关联。结果:UC组中CTC检测阳性率为84.2%(48/57),与良性疾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TC与性别、T分期、血尿、肿瘤直径及肿瘤浸润深度相关,而与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以及病灶数无关。Log-rank检测显示,术后CTC与患者的PFS密切相关(P=0.001),而术前CTC与预后无关。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提示,T分期及术后CTC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外周血CTC是U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TC可能成为诊断疾病和监测患者预后有力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