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附660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66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不同的年龄组、肝病病程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丙型肝炎病毒阳性与阴性组及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与阴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的民族及性别,肝功能分级,门、脾静脉内径及有无嗜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组的平均年龄高于单纯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ALT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病病程长是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患者并发糖尿病与民族及性别,嗜酒,门、脾静脉内径,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ALT等无明显关系,而与年龄、肝病病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中与肝病病程、丙型肝病病毒感染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与肝脏疾病李丹,朴熙绪,裴凤郁延边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关键词内皮素;肝疾病;基因中图法分类号R5751988年3月,日本Yanagisawa等[1]在大量的无血清条件培养基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中成功地分离、提纯出一种新的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27kipl和CyclinA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kipl和Cycli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27kipl和CyclinA蛋白在62例胃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4%和41.9%;58例癌前病变中分别为44.8%和22.4%;25例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84.0%和0.0%,胃癌与癌前病变、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胃癌中P27kipl蛋白表达与CyclinA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27kipl在胃癌中的表达降低,CyclinA在胃癌中高表达,两者与胃癌发生机制有关,且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原因复杂,其中胆石症是AP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在西方国家胆源性胰腺炎(ABP)占每年胰腺炎发病人数的34%~54%,我国一半以上的AP的诱因为胆石症〔1〕。ABP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内科综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高。近  相似文献   
5.
食管结核是结核杆菌侵及食管壁导致的一种少见的炎性肉芽肿性病变,其发病率低,易误诊.最容易混淆的疾病是食管癌和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结核常见症状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消瘦和发热等,这些症状与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比较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尤其是食管结核合并结合性腹膜炎更是少见.本文报道1例食管结核合并结核性腹膜炎,并结合文献,就诊断及治疗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6.
7.
胃镜诊断异位胰腺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临床资料 例1 女,25岁,因上腹痛伴黑便10d求治,行电子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增生4.0cm×4.0cm,表面浅表溃疡,覆盖陈旧性血痂及新鲜血,质硬,行活检及刷检.病理示:异位胰腺伴溃疡.H2受体阻滞剂治疗4周后复查,溃疡治愈.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农民。2个月前出现上腹痛饱胀不适进食后加重,到我院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大弯侧见一1.2cm×1.5cm山田Ⅱ型息肉,表面糜烂,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切除肿物大小为1.0cm×1.5cm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示:肿物内见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草苁蓉提取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进行体外培养,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段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对该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应用倒置显微镜、HE染色光学显微镜、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技术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1)MTT实验表明:草苁蓉乙醇提取能抑制HSC-T6细胞增殖,并表现出浓度、时间依赖性关系。(2)HE染色、AO/EB荧光染色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草苁蓉乙醇提取物作用于HSC-T6细胞后呈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浓缩,核染色质边集、细胞核固缩、核碎裂、出泡等现象。(3)流式细胞仪检测,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处理后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被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率上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并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呈增高趋势。结论:(1)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2)草苁蓉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可诱导HSC-T6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场所,肝硬化病人常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纤维蛋白原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为了探讨其在肝硬化中的意义,我们对619例住院肝硬化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