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不同病期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4×105个)。96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个大组,分为中期组(接种5天后)和晚期组(接种10天后);每个大组再随机分为6小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中剂量(50mg/kg)、高剂量(66.6mg/kg)和中剂量(50mg/kg)加铁剂(1.5mg/kg)组、阳性对照组(顺铂5mg/kg)、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中期组口服蒿甲醚高、中、低剂量和中剂量加铁剂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52.0%、51.4%、42.3%和53.5%;晚期组口服蒿甲醚高、中、低剂量和中剂量加铁剂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35.8%、33.5%、38.2%和44.7%,中剂量单药抑瘤率最低;中、晚期各对应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不同病期的CT-26结直肠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期组强于晚期;蒿甲醚与顺铂相比,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与铁剂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使抑瘤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 结直肠癌的抑瘤及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 结直肠癌细胞(2×10 6 mL -1)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 mg/(kg·d)、中剂量50 mg/(kg·d)、高剂量66.6 mg/(kg·d)和中剂量50 mg/(kg·d)加铁剂1.5 mg/(kg·d)组、阳性对照组为顺铂5 mg/(kg·d)、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均在接种5 d后,顺铂采用腹腔注射15 d停药,其余采用灌胃法持续给药15 d,每天1次,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动物.用Steel公式计算肿瘤体积V(mm 3)=0.5 ab 2.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各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42.3%、51.4%、52.0%和53.5%;血管计数分别为13±6、31±4、38±5和11±9,生理盐水对照组为49±9;各治疗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P<0.05,P<0.01);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CT-26结直肠癌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铁剂合用能使抑瘤率增加;在具有抑瘤作用的同时,蒿甲醚还具有明显抑制小鼠结直肠癌移植瘤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SD大鼠原位脑胶质瘤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蒿甲醚对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立体定位仪对48只(雌、雄各半)SD大鼠建立脑胶质瘤原位模型,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蒿甲醚33.3 mg/(kg·d)、50.0 mg/(kg·d)、66.6 mg/(kg·d);联合用药组,蒿甲醚50.0 mg/(kg·d)+ 硫酸亚铁1.5 mg/(kg·d);阳性药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法连续给予各组SD大鼠用药10天,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肿瘤体积按a2bπ∕6(a为肿瘤的短径,b为肿瘤的长径)计算。全脑标本用4%多聚甲醛固定。肿瘤组织做病理观察。结果蒿甲醚抑制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模型组和联合用药组对SD大鼠原位脑胶质瘤的抑瘤率分别为:54.5%、61.0%、64.5%和69.8%;模型组组间比较,蒿甲醚66.6 mg/(kg·d)用药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蒿甲醚33.3 mg/(kg·d)用药组;各实验组间比较,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显著高于模型组33.3 mg/(kg·d)。结论口服蒿甲醚对SD大鼠脑部原位接种C6脑胶质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抗SD大鼠原位脑胶质瘤血管生成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蒿甲醚对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立体定位仪在SD大鼠大脑皮质层接种C6脑胶质瘤细胞(1×106/μl)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在接种第3天后,各组采用灌胃给药法连续给药10天。于接种后的第20天解剖大鼠,经活体左心室灌注4%多聚甲醛,固定肿瘤的全脑标本。在大鼠脑部接种穿刺点做冠状切口,按垂直和水平方向测量肿瘤大小。肿瘤体积=a2bπ∕6(a为肿瘤的短径,b为肿瘤的长径)。全脑标本用4%多聚甲醛固定,肿瘤组织做病理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各实验组血管计数分别为Ⅰ组(39±4),Ⅱ组(29±6),Ⅲ组(12±8),Ⅳ组(10±5),生理盐水组为(52±7)。各实验组血管计数均明显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 P<0.01)。各实验组SD大鼠原位脑胶质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减小。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蒿甲醚具有明显抑制SD大鼠原位脑胶质瘤血管生成作用;蒿甲醚抑制原位脑胶质瘤生长和转移的机制之一是透过血脑屏障抑制脑胶质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中剂量(50mg/kg)、高剂量(66.6mg/kg)和中剂量(50mg/kg)+铁剂(1.5mg/kg)组,阳性对照组为顺铂(5mg/kg),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除顺铂为腹腔注射外,其余组均为灌胃给药法。[结果]口服蒿甲醚低、中、高剂量和中剂量+铁剂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2.3%、51.4%、52.0%、53.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CT-26结直肠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蒿甲醚与铁剂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蒿甲醚对小鼠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小鼠腋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个/ml)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低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33.3mg/kg)、中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50.0mg/kg)、中剂量加铁剂组(每天蒿甲醚片50.0mg 硫酸亚铁1.5mg/kg)、高剂量组(蒿甲醚片,每天66.6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灌胃法持续给药15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24小时后处死动物。观察记录肿瘤的生长情况,每3天用电子天平称量小鼠的重量,用游标卡尺测量每只小鼠腋下肿瘤长a(mm)和短径b(mm),用Steel公式计算肿瘤体积V(mm3)=0.5ab2。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高、中、低剂量组和中剂量加铁剂组血管计数分别为13±6,31±4,38±5和11±9,生理盐水对照组为49±9;蒿甲醚各治疗组微血管密度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蒿甲醚能明显抑制小鼠结直肠癌移植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作用.[方法] 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低剂量(33.3mg/kg)、中剂量(50mg/kg)、高剂量(66.6mg/kg)和中剂量(50mg/kg)+铁剂(1.5mg/kg)组,阳性对照组为顺铂(5mg/kg),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除顺铂为腹腔注射外,其余组均为灌胃给药法.[结果] 口服蒿甲醚低、中、高剂量和中剂量+铁剂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2.3%、51.4%、52.0%、53.5%.[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对小鼠CT-26结直肠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蒿甲醚与铁剂合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蒿甲醚(Artemether)与不同剂量硫酸亚铁补铁剂合用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效果。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直肠癌细胞(2106个/mL)72只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个大实验组[蒿甲醚治疗剂量(50mg/kg)+不同剂量硫酸亚铁组;蒿甲醚维持剂量(33.3113g/kg)+不同剂量硫酸亚铁组],每个大组再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I组:蒿甲醚50mg/kg组、Ⅱ组:蒿甲醚50mg/kg+3mg/kg硫酸亚铁组、Ⅲ组:蒿甲醚50mg/kg+1.5mg/kg硫酸亚铁组、Ⅳ组:蒿甲醚50mg/kg+0.75mg/kg硫酸亚铁组;V组:蒿甲醚33.3mg/kg组、Ⅵ组:蒿甲醚33.3mg/kg+3mg/kg硫酸亚铁铁组、Ⅶ组:蒿甲醚33.3mg/kg+1.5mg/kg硫酸亚铁组、Ⅷ组:蒿甲醚33.3mg/kg+0.75mg/kg硫酸亚铁组;IX组:空白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各实验组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Ⅱ、Ⅲ、Ⅳ组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52.0%、56.3%、53.5%、51.2%;V、VI、VI、Ⅷ组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的抑瘤率分别为:41.8%、44.0%、43.6%、42.2%,各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P〈0.01)。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蒿甲醚(Artemether)对BALB/c小鼠CT-26结直肠癌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与不同剂量硫酸亚铁补铁剂合用,能明显增强蒿甲醚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证实EGCG对恶性疟原虫的生长抑制。方法用Trager等[1]方法进行体外连续培养,正常生长发育后测定其对EGCG、蒿甲醚的敏感性。本实验用蒿甲醚作为阳性对照,分别对蒿甲醚和EGCG做了10个组的测定。结果结果显示,在体外EGCG对恶性疟原虫FccRL/YN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量(ID50)为14.2μmol/L。与蒿甲醚对比,二者都有较强的抗疟活性,但是从半数抑制量来看,蒿甲醚(ID50=13.9nmol/L)明显优于EGC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32只BALB/c小鼠皮下CT26结肠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小鼠,分别为Ⅰ组:对照组生理盐水0.1 mL/(10 g.d),Ⅱ组: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90 mg/(kg.d),Ⅲ组: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180 mg/(kg.d),Ⅳ组: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360 mg/(kg.d).各组小鼠在接种CT-26结肠癌细胞后的第10天开始测量肿瘤的长径(mm)和短径(mm);接种后第12天开始采用灌胃给药法给药,连续给药10 d后停止给药,继续喂养观察至第32 d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结果Ⅱ组、Ⅲ组和Ⅳ组小鼠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分别为(7.83±2.87)、(5.32±1.27)、(1.77±0.70)、(1.87±0.68);Ⅱ组、Ⅲ组和Ⅳ组肿瘤组织血管数量明显少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对小鼠CT-26结肠癌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小鼠结肠癌血管生成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