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CD8 T淋巴细胞在慢性支气管炎(CB)与肺气肿大鼠肺血管炎症中的分布、作用以及红霉素(EM)对CD8 T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1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用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成3组:A组(正常对照组,n=7),B组(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组,n=7),C组(红霉素治疗组,n=7).采用2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烟熏4周的混合刺激方法制作CB与肺气肿大鼠模型,C组同时使用红霉素治疗4周.4周后对大鼠肺脏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B组各大鼠CD8 T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比例增多,肺腺泡内血管外膜CD8 T淋巴细胞浸润增多,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CD8 T淋巴细胞浸润血管比例减少(P<0.01).血管外膜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P<0.01),CD8 T细胞浸润减少(P<0.01).肺血管外膜CD8 T细胞数与肌化型动脉内膜厚度及肺腺泡内肌化型动脉比例呈正相关(P<0.01).小气道CD8 T淋巴细胞浸润病理积分与肺血管外膜CD8 T淋巴细胞数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CB与肺气肿大鼠气道壁及肺腺泡内动脉外膜CD8 T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血管外膜CD8 T淋巴细胞与血管重塑有相关性.EM对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大鼠气道、肺血管浸润的CD8 T淋巴细胞及血管重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5 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5 T MRI扫描成像仪和8通道乳腺相控阵线圈对乳腺肿块性质待定的患者进行DCE-MRI检查.多病灶患者取最大者纳入研究,最终收集26个病灶,其病理结果为乳腺癌16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测量并记录两组病灶的Ktrans(mean)、Ktrans(max)、表观扩散系数(ADC).采用Levene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受试者特性曲线(ROC)描述并比较Ktrans与ADC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癌的Ktrans(mean)为(0.56±0.12)min-1、Ktrans(max)为(2.25±0.43)min-1、ADC值为(1.36±0.27)×10-3mm2/s;乳腺纤维腺瘤的Ktrans(mean)为(0.17±0.03)min-1、Ktrans(max)为(0.37±0.07)min-1,ADC值(1.36±0.20)×10-3mm2/s.乳腺癌与乳腺纤维腺瘤间Ktra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最大约登指数作为最佳诊断切点值,即Ktrans(mean)=0.26min-1、Ktrans(max)=0.58min-1、ADC=1.38×10-3mm2/s作为阈值时,三者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87.5%、93.8%和62.5%;特异度分别为80.0%、90.0%和60.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0.944、0.528.结论 Ktrans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且诊断效能明显优于AD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0例,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另外治疗组加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比较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差异及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TNF-α、IL-1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1、2、3、7d时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3、7d时IL-1、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和IL-6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能减轻患者组织器官损伤,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增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的认识,降低ADA的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我院近年住院的ADA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结果35例ADA中22例误诊,误诊率63%。其中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4例,心绞痛12例,气胸1例,急性胆囊炎3例,脑卒中2例。结论对ADA的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对临床ADA疑似病例因应及时行心脏彩超、CT、MRI或螺旋CT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离和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为利用MSCs作为种子细胞治疗多种疾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兔MSCs。测定其接种贴壁率,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d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MSCs生长曲线,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MSCs接种12h后贴壁率为95%以上,细胞倍增时间约为30.8h,平均传代时间约5~7d;培养的MSCs阳性表达CD29、CD44、CD105,阴性表达CD34。结论: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体外培养的MSCs能够稳定生存增殖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建立鼠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研究CdSe/ZnS量子点标记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的最佳时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CdSe/ZnS量子点标记兔抗肺炎支原体P1重组蛋白IgG作为检测抗体,对不同感染时期的鼠支气管灌洗液标本及105份临床呼吸道感染标本进行测定,观察CdSe/ZnS量子点标记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与病程的关系,以及该方法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法的符合率。结果:感染3 d~7 d的鼠支气管灌洗液检测Mp阳性率最高。临床标本PCR检测阳性率为35.2%(37/105),量子点标记方法阳性率为31.4%(33/105),两者符合率达86.7%(91/105)。结论:量子点标记方法适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在实验室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及替米沙坦对其干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非给药模型组和给药模型组。用快速心房起搏法建立兔房颤模型,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房颤形成8 h后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非给药模型组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变化,如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排列紊乱、线粒体肿胀、细胞器明显减少、细胞染色质凝集类似凋亡改变等,而给药模型组变化较轻。结论房颤时心房肌的组织细胞学会发生重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可拮抗房颤时的组织细胞重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用CdSe/ZnS量子点标记技术用于肺炎支原体检测的方法。方法用重组MpP1蛋白免疫动物制备免疫血清,硫酸铵沉淀法及离子层析法纯化IgG抗体,纯化抗体用CdSe/ZnS量子点标记,离心沉淀法纯化标记产物。用标记抗体检测Mp抗原。结果量子点标记抗体直接玻片荧光法检测Mp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检测灵敏度在0.00tt~g/mL),且与呼吸道常见病原菌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建立量子点标记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的优良,适用于Mp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FloTrac/Vigileo监测液体复苏对外科脓毒性休克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07~2011-07外科脓毒性休克需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液体复苏,维持MAP 65~90 mm Hg,CVP 8~12 mm Hg,尿量>0.5 Ml/(k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