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6-氨基-3,4-二氢-2(1H)-喹啉酮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苯胺用3-氯丙酰氯酰化得到N-苯基-3-氯丙酰胺,在AlCl3作用下闭环得到3,4-二氢-2(1H)-喹啉酮后,经HNO3/H2SO4硝化、Pd-C/H2还原反应得到6-氨基-3,4-二氢-2(1H)-喹啉酮,总收率79%(按实际反应的苯胺计).  相似文献   
2.
复发鼻咽癌35例调强放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发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疗效及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07年7月就诊的35例复发鼻咽癌患者,中位复发时间27个月(6~264个月)。单纯鼻咽局部复发10例,合并颈部淋巴结9例,单纯淋巴结复发2例(咽后外侧淋巴结1例、乳突根部淋巴结1例),单纯海绵窦复发4例,鼻咽合并颅底、海绵窦、桥小脑角及颈动脉鞘复发6例,单纯颈动脉鞘复发4例.其中合并化疗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局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观察放疗疗效以及相关副反应.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TV中位体积为43.68cm^3(5.91~181cm^3).GTV的D95为69.20Gy,V95为97.64%,平均剂量71.56Gy。急性反应轻,罕见Ⅲ度以上皮肤黏膜反应。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年总生存率73%。1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94%。5例死于鼻咽大出血。[结论]IMRT是复发鼻咽癌有效的治疗手段,近期疗效可靠,耐受性好。死亡原因主要是鼻咽大出血。GTV体积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放疗计划的物理参数,评估临床、物理指标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发生放射性肺炎的肺癌患者,并配以同期治疗的36例未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及临床资料。观察包括年龄、性别、病理、临床分期、肿瘤位置、化疗、肺部疾病史放疗剂量等临床指标,及DVH上获取的包括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V45及Dmean、GTV体积、两肺容积等物理参数。比较这些因素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放射性肺炎发生时间,8例于放射治疗中,28例于放射结束后0~9个月。中位时间为3.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物理指标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及Dmean,临床指标吸烟和合并化疗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关,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否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等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无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V5与放射性肺炎相关。[结论]评估肺癌治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及Dmean等物理学指标,合并化疗及吸烟患者更应该严格控制正常肺组织受量。而V5是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4.
MRI、增强CT和PET-CT对鼻咽癌颅底侵犯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MRI、增强CT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鼻咽癌颅底侵犯的诊断价值,为鉴别诊断鼻咽癌病灶是否有颅底侵犯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57例鼻烟癌患者同时行鼻咽MRI、增强CT和PET—CT,3种检查均在20d内完成。以组织病理学或至少6个月的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为诊断病灶性质的标准,比较这3种方法诊断鼻咽癌颅底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及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结果:增强CT、MRI和PET-CT诊断鼻咽癌颅底侵犯的敏感度分别为68.18%、84.09%和97.67%;特异度分别为76.92%、69.23%和57.14%;准确度分别为70.18%、80.70%和87.72%;PPV分别为90.90%、90.24%和87.50%;NPV分别为41.67%、56.25%和88.89%。PET—CT在敏感度方面较增强CT和MRI有明显优势(P〈0.05),准确度和NPV等方面优于增强CT(P〈0.05),其NPV也优于MRI。结论:在3种影像学方法中,PET—CT对初治鼻咽癌患者颅底是否累及的判定可能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放疗计划的物理参数,评估临床、物理指标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发生放射性肺炎的肺癌患者,并配以同期治疗的36例未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及临床资料。观察包括年龄、性别、病理、临床分期、肿瘤位置、化疗、肺部疾病史放疗剂量等临床指标,及DVH上获取的包括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V45及Dmean、GTV体积、两肺容积等物理参数。比较这些因素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放射性肺炎发生时间,8例于放射治疗中,28例于放射结束后0~9个月。中位时间为3.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物理指标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及Dmean,临床指标吸烟和合并化疗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关,而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是否合并肺部基础疾病等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无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V5与放射性肺炎相关。[结论]评估肺癌治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两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及Dmean等物理学指标,合并化疗及吸烟患者更应该严格控制正常肺组织受量。而V5是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优势。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CT模拟机定位,输入TPS(Pinnacle^3 7.4/7.6),勾画GTV1,先常规或三维适形放疗30Gy/15F~50Gy/25F,第2次CT定位,勾画GTV2,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至66Gy/33F~70Gy/35F。结果:GTV2与GTVl相比,平均缩小比例39.5%,13例大于40%。近期疗效:CR19.0%,PR71.4%,NC9.5%,总有效率(CR+PR)90.5%,1年生存率85.7%。早期放射性肺损伤:1级13例(61.9%),2级6例(28.6%),3级2例(9.5%)。放射性食管炎:1级15例(71.4%),2级6例(28.6%)。后期放射肺纤维化:0级2例(9.5%),1级15例(71.4%),2级4例(19.0%)。结论:三维适形加量放射治疗NSCLC过程中,肿瘤平均退缩比例为39.5%,再次重新勾画GTV并加量,可以有效地减少治疗范围,提高靶区剂量,降低放射治疗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放疗计划的物理参数,评估临床因素、物理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实施IMRT的肺癌患者资料,比较发生放射性肺炎和未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及临床影响因素.分析病理、肿瘤位置、同步化疗、照射剂量和放疗方式等临床数据,剂量学参数包括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和平均剂量等物理参数.分析上述因素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1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照射总剂量和病理类型为小细胞肺癌与放射性肺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V5与放射性肺炎相关.结论 实施肺癌IMRT治疗时,需考虑病理类型及严格限制两肺V5,对于敏感的肺组织,低剂量亦可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粘蛋白1(mucin 1,MUC-1)的串联重复区(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自身抗体检测在癌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粘蛋白1分子中的串联重复区作为检测靶标,构建间接ELISA法检测体系,检测若干健康人群血清和192例各类癌症患者血清中的抗VNTR自身抗体。结果: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癌症检出灵敏度达76.1%,特异性达93.8%。结论:检测MUC-1蛋白的VNTR 抗体具有癌症临床诊断意义,可以成为血清MUC-1蛋白检测夹心ELISA方法的有效补充,进一步提高该方法在癌症临床诊断中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参数与验证时γ分析通过率的关系,探讨各参数对调强验证通过率的影响。方法 取不同参数水平下生成的调强照射野共457个,将γ分析(3%/3 mm)通过率作为观测变量,将优化设置的最小子野面积、子野序列中最小MU数、单一射野中子野数、子野转化模式以及计划系统生成平面剂量图的像素间距作为控制变量。结果 在不同最小子野面积设置值、子野转化模式及计划系统生成的平面剂量图像素间距分组中,γ分析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野数及序列中的最小MU数对验证结果的影响均较小(P>0.05)。结论 应根据设备实际情况,在调强优化时选取合适的最小子野面积,尽可能地采用直接机器参数优化模式,并根据验证设备的最小探头间距选则合适的平面剂量图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
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全脑放射治疗(WBRT)联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的疗效.方法 5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单纯WBRT(WBRT组,n=35)或WBRT加用SRS加量治疗(WBRT+SRS加量组,n=21).WBRT中位剂量30 Gy/10 次,SRS中位剂量15 Gy/次或20 Gy/2次.分析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急性放射反应和晚期放射损伤情况.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7~27个月).WBRT组和WBRT+SRS加量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1~19个月)和6个月(1~21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19.74%和20.68%(P>0.05),单发脑转移病灶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7和10.4个月,但两组的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未观察到严重的晚期放射损伤.结论 对于肺癌单发脑转移灶,WBRT+SRS加量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单纯WBRT,但两者的生存曲线无显著差异.WBRT 30 Gy/10 次加SRS 15 Gy/次或20 Gy/2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