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9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D和嗜铬颗粒素A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技术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CC 85例.结果组织蛋白酶D在正常肝细胞有弱表达,但在HCC组织,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显著增强,而且癌细胞荧光染色强度存在区域性差别,通常临床恶性程度越高、肿瘤分化越差,荧光染色较强的癌细胞越多. HCC的组织学分级越高,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越多. 85例HCC中有71例癌细胞呈组织蛋白酶D强阳性,阳性率83.5%. 在组织学分级为3~4级的28例中,组织蛋白酶D阳性的占26例(阳性率92.9%);组织学分级为2级的53例中,有46例阳性(阳性率86.8%);而组织学分级为1级的4例中,仅有1例阳性(阳性率25.0%). 组织蛋白酶D阳性细胞的分布,在组织学分级不同的HCC中有明显差别(P<0.01). 我们还发现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 有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1.2岁±2.8岁(32岁~68岁),无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患者平均年龄为51.2岁±4.5岁(28岁~71岁)(P>0.05). 组织学分级为1级的HCC CgA阳性率为75.0%(3/4),2级的阳性率71.7%(38/53),3~4级的阳性率为71.4%(20/28). 经统计学分析表明,CgA阳性细胞的分布,在组织学分级不同的HCC没有明显差别(P>0.05). 免疫荧光双标记显示,在大部分癌组织中,二者同时表达. 结果提示HCC的癌细胞对组织蛋白酶D的加工出现障碍,因此组织蛋白酶D在细胞中积聚. 由于组织蛋白酶D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和自分泌性丝裂原活性,因此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增加可能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有一定作用. 这些发现表明组织蛋白酶D对HCC有预后诊断价值.结论组织蛋白酶D和CgA在绝大部分HCC都可同时表达. 也提示肝癌细胞中组织蛋白酶D可能与CgA的加工有关. 因为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组织蛋白酶D在HCC表达显然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AL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7例肺癌患者作BAL,最后一次灌洗用含α-糜蛋白酵液,BALF不过滤,离心涂片后分别以瑞氏、巴氏和HE法染色后镜检。结果:10例患者的BALF中找到瘤细胞,其中胸片弥散型与结节型阳性率分别为6/10和4/27(P&;lt;0.05),以含α-糜蛋白酶液灌洗阳性6例。瑞氏,巴氏和HE染色法的单一阳性数分别为0,1,2例。结论:BAL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联合巴氏和HE染色法能提高检出率而α-糜蛋白酶无助于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膀胱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及其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但单纯依靠光镜的判断,常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采用先进的图像分析技术,对43例膀胱肿瘤细胞DNA含量和核形态参数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核仁组成区(AgNoRs)计数,以进一步探讨膀胱肿瘤DNA含量,核形态参数和AgNoRs计数的变化与形态特征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和nm23基因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将之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43例乳腺癌中的组织蛋白酶D和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阳性结果的判定采用半定量积分法。结果 组织蛋白酶D在5例正常乳腺组中不表达,5例乳腺良性病变中少数腺上皮细胞内呈弱阳性表达。但在乳腺癌组织中其表达阳性率为76.2%(33/43)。阳性物质呈粗细不均的颗粒状,主要分布于胞浆中,少数病例阳性物质位于细胞膜。39例乳腺癌组织在肿瘤间质及坏死组织中也可见阳性颗粒状物质分布。43例乳腺癌中2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其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阳性率为92%(23/25)。无淋巴结转移的18例中,组织蛋白酶D表达的阳性率为55.6%(10/18)。统计分析表明,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P<0.01)。nm23基因蛋白在5例正常乳腺组织和4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在43例乳腺癌中nm23基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72.1%(31/43),阳性物质为颗粒状,位于胞浆内。在有淋巴强烈转移的乳腺癌中nm23基因蛋白的阳性率为60%(15/25),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nm23蛋白的阳性率为80.9%(16/18)。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16岁。因发热、心悸气急、胸闷、咳嗽入院。经体检、化验、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印象为:主动脉窦瘤(凸入右心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入院后经抗炎治疗,体温下降。入院后22日烦躁不安,心率加快120次/分左右,心悸气急不断加重,心杂音增强,面色紫绀,尿少。入院后25天因心衰死亡。尸检:三尖瓣上缘的右心房壁上可见一锥形突起物,中央破溃,基底宽1.6cm,高2cm,质脆。主动脉后瓣增厚、变形、僵硬,并破溃形成0.25cm直径的空洞。后主动脉右侧壁见一缺损区  相似文献   
6.
男27岁,咳嗽、胸痛、间歇性不规则发热月余,胸片右肺阴影伴胸水,1987年6月27日入院。病人消瘦明显,体重减轻5kg 余。查体:38℃,脉膊94次/分,呼吸24次/分。唇轻度紫绀,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胸部隆起,第二前肋以下呼吸音减低至消失,心界左移,听诊无特殊。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cadherin、CD44v6和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herin、CD44v6和nm23-H1表达情况,并分析了它们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6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E-cadherin、CD44v6和nm23-H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58.5%和46.2%.Ecadherin、CD44v6和nm23-H1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与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Ⅰ期、Ⅱ期中E-cadherin和CD44v6表达与Ⅲ期、Ⅳ期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nm23-H1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E-cadherin、CD44v6和nm23-H1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E-cadherin、CD44v6和nm23-H1异常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对判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阴茎假血管瘤型鳞状细胞癌(PASCC)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阴茎PAS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讨论。患者男性,47岁。临床表现为包皮菜花状肿物5.0cm×5.0cm×4.0cm,表面糜烂、出血伴脓性恶臭分泌物,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CT检查未发现腹部、盆腔肿大淋巴结,胸片未见异常。结果:经活检病理诊断后,行阴茎部分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T2N2M0),辅以盆腔放疗。术后2个月,因阴茎皮瓣坏死(伴局部复发)行阴茎全部切除术。首次术后11个月,患者因盆腔、肺部广泛转移死亡。光镜下见棘细胞显著松解,肿瘤主要由排列呈血管样的腔隙状、网状结构的梭形细胞和局灶的鳞状细胞癌细胞组成,二者之间存在移行过渡。电镜下见肿瘤细胞胞质内存在张力原纤维和桥粒结构。腹股沟淋巴结仅见普通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左3/9,右2/10)。复发肿瘤的结构和形态与原发肿瘤相似。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CK(AE1/AE3)、34βE12、Vimentin均为阳性,EMA呈灶性或片状(+);CD31、CD34、FⅧAg、HMB45、SMA、Desmin、CEA均为阴性。HPV分型原位杂交HPVpan、HPV6B/11、HPV16/18、HPV31/33均为阴性。结论:阴茎PASCC是一种罕见的特殊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早就诊、早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BAL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7例肺癌患者作BAL,最后一次灌洗用含。—糜蛋白酶液,BALF不过滤,离心涂片后分别以瑞氏、巴氏和HE法染色后镜检。结果:10例患者的BALF中找到瘤细胞,其中胸片弥散型与结节型阳性率分别为6/10和4/27(P<0.05),以含。—糜蛋白酶液灌洗阳性6例。瑞氏,巴氏和HE染色法的单一阳性数分别为0,1,2例。结论:BAL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联合巴氏和HE染色法能提高检出率而。α—糜蛋白酶无助于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