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例研究对象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超声检测,根据TMT分为IMT≤0.99mm组和IMT≥1.00mm组,并记录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_(100)(APOB_(100))、脂蛋白(α)[LP(α)]、纤维蛋白原(Fbg)、血糖(BG)、血压(BP)、体重指数(BMI)、吸烟指数及年龄等指标。结果:随着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加(P<0.01),IMT与TC、LDL-c、APOB_(100)、LP(α)、Fbg、SBP、吸烟指数及年龄呈明显正相关(P<0.05~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TC、LDL-c、APOB_(100)、LP(α)、Fbg、SBP及嗜烟和年龄密切相关。定期超声监测颈动脉及检查相应危险因素对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应用B超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意义王学彩,张天艳,汪辉我们自1990年6月至1994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实质性脏器损伤66例,术前应用B超检查45例54次,经手术所见与B超检查对照诊断符合41例,经回顾分析,确认B超检查对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输尿管异常疾病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21例先天性输尿管异常疾病的超声诊断结果,经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比其病因诊断符合率92.6%。结果表明,超声能为临床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其中对某些疾病,超声检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独特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癌能量多普勒超声(PDI)与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类癌基因(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用PDI检查,术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ER、PR及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PDI显示分级为Ⅱ~Ⅲ级,其ER 、PR 阳性率明显低于分级为0~Ⅰ级的病例(P<0.01);而CerbB-2阳性率则高于对应病例(P<0.05).结论乳腺癌PDI与CerbB-2、ER、PR 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以通过PDI和免疫组化的结合去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3种影像学技术和血清标志物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种非创性影像学技术超声(US)、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MO)、磁共振成像(MR I)和血清CA15-3水平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对乳腺癌的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66例乳腺癌的超声、59例乳腺癌的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30例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资料和测定58例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结果:超声对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6.4%、全视野数字化X线摄影为93.2%、磁共振成像为96.7%、血清CA15-3为32.7%。超声、全视野数字化X线摄影和磁共振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较高,CA15-3的诊断符合率较低。结论:超声、全视野数字化X线摄影、磁共振和血清CA15-3各有其特点,超声可作为乳腺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颜怀新 《中原医刊》1997,24(11):43-44
小儿腹膜后肿瘤的超声表现及应用价值颜怀新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22002我院从1984年开始应用超声诊断小儿腹膜后肿瘤,共发现41例,其中有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本文重点介绍小儿腹膜后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1资料与方法本文收集了1984年1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某些“发育毒物”对胎儿的危害结果,以强调超声是为像用于危险人群孕期监视的重要意义。方法:利用超声显象定期观察孕期前后经常接触某些“发育毒物”的危险人群中胎儿发育情况,以未接触之孕妇作为对照组作前瞻性研究。结果:危险人群胎儿的出生缺陷发病率为15.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发育毒物”致畸的相对危险性RR值为19.7。结论:超声随访危险人群的胎儿情况,指导产科处理,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提高人类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脐绕颈胎儿脐动脉(UA) 及大脑中动脉( MCA) 的血流参数,为临床判断胎儿脑供血情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比较44 例脐绕颈剖腹产胎儿与61 例脐绕颈自然分娩胎儿的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以RI及VP为分析指标。结果 该两组脐绕颈胎儿UA 的RI及VP 有显著性差异,MCA 的RI有显著性差异,剖腹产胎儿MCA 的血流特点为阻力增高(RI0 .67 ±0 .02) 。结论 脐绕颈胎儿MCA 的血流阻力增高(RI> 0 .65)应作为剖腹产术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设为透析组,10名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相应的生化指标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根据颈动脉内膜厚度,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硬化组。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378,P〈0.05);而颈动脉硬化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明显高于正常人,其浓度与动脉硬化程度呈负相关,对其更深一步的研究有助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提供更好、更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介入超声用于颈部肿块诊治的经验与教训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实用价值。方法:108例颈部肿块病人在彩超引导下,作自动活检诊断与穿刺治疗术。结果:80例实性肿块的自动活检病理结果准确率为95%(76/80);28例炎性液性肿块的诊断率和治愈率均为100%。结论:介入超声用于颈部肿块诊治的关键在于彩超定位的准确性,具有安全、可靠、快捷的优点,应作为临床诊治颈部肿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