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I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在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接受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诊1年以上的203例非肿块强化患者资料,根据BI-RADS分类研究其动态增强形态学特征和时问-信号强度曲线(TIC)、进行分类并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结果 203例患者中共209个非肿块强化病灶,良性病变58个(27.75%),恶性病变151个(72.25%).良性病变中以腺病最多,占25.86%(15/58);恶性病变中浸润性导管癌最多,占47.68%(72/151),且均伴有导管原位癌成分.在形态学上,良恶性病变在局灶性分布、节段性分布、簇状环形强化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3、0.010);良恶性病变在TIC类型Ⅰ型和Ⅲ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18).恶性病变的危险性相关因素包括节段性分布、簇状环形强化、TIC为Ⅲ型(OR值分别为3.5、4.22、2.48).MRI BI-RADS分类对非肿块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04%、55.17%、83.25%.结论 MRI BI-RADS是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且有完整MRI资料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共83例,分别对病灶形态学、信号强度、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强化特点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curve,TIC)类型进行评价及测量。结果 54例表现为肿块,包括单灶(29/54,53.7%)和多灶(25/54,46.3%),形态以不规则形为主(27/54,50.0%),边缘多不规则(27/54,50.0%)或清楚(21/54,38.9%),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27/54,50.0%)或环形强化(27/54,50.0%)。29例表现为非肿块强化,分布方式以节段样强化为主(16/29,55.2%),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强化(20/29,69.0%)。T2WI/IDEAL WATER (T2 weighted image/iteration decomposition of water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序列多表现为等信号(31/83,37.3%)或稍高信号(31/83,37.3%),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以稍高信号(33/83,39.8%)或高信号(46/83,55.4%)为主,平均ADC值为(1.15±0.30)×10-3 mm2/s。TIC类型以平台型为主(52/83,62.7%)。病灶内常伴有囊变及坏死区(54/83,65.1%)、灶周水肿(35/83,42.2%)、部分病灶伴出血(9/83,10.8%)。伴随征象包括邻近皮肤异常改变(30/83,36.1%)、胸壁异常改变(11/83,13.3%)、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23/83,27.7%)。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性病变在MR影像上具有一定特征性,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影像学在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的评估及治疗后随诊监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以国内外大量文献作为依据,对乳腺影像学常用检查方法(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检查、乳腺MRI、PET-CT及其他乳腺影像技术)其临床应用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简要的阐述,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针对乳腺影像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使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乳腺黏液癌与T2WI高信号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且有完整MR影像资料的乳腺黏液癌69例和T2WI高信号纤维腺瘤76例,分别对病灶最大径、形态学、信号强度、DWI-ADC值、强化特点及TIC类型进行评价及测量。采用χ2检验对定性资料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定量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乳腺黏液癌发病中位年龄高于纤维腺瘤(P<0.001)。纤维腺瘤较黏液癌双侧、多灶更多见(P=0.030)。形态上黏液癌以不规则形为主,纤维腺瘤以卵圆形为主(P=0.009)。黏液癌边缘不规则较纤维腺瘤多见(P=0.001)。黏液癌的平均ADC值高于纤维腺瘤,分别为(1.99±0.33)×10-3mm2/s和(1.60±0.27)×10-3mm2/s(P<0.001)。乳腺黏液癌增强早期易出现边缘强化,强化可逐渐向中心充填,延迟期呈不均匀或边缘强化;纤维腺瘤增强早期强化明显、多不均匀,延迟期强化趋于均匀一致。TIC类型黏液癌多为流入型,纤维腺瘤多为平台型(P<0.001)。结论:结合形态学、DWI-ADC值及MR强化特征,乳腺黏液癌与T2WI高信号纤维腺瘤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MRI随访在乳腺癌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腺MRI是检出、诊断乳腺癌以及监测乳腺癌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像检查手段,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经典文献的回顾性分析,分别对MRI随访在乳腺癌前病变及乳腺癌早期诊断、在不同类别乳腺癌的诊断、在复发性乳腺癌的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详细阐述。同时以大量数据将MRI随访与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等常规随访手段的价值进行比较。MRI随访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在文中也有较准确的论述。最后本文以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病例MR图像对MRI随访的上述应用进行例证。同时附注乳腺MRI检查的相关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差异的病理学基础.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施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209例.新辅助化疗前均行核芯针穿刺活检.化疗结束后4周内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新辅助化疗前后均对乳腺原发灶进行临床体检、乳腺X线检查和(或)超声检查.实施新辅助化疗后,依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对乳腺癌原发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依Miller和Payne(MP)分级系统进行病理评价.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的相关性.结果 (1)新辅助化疗后依临床体检结果进行临床评价:完全缓解33例,部分缓解124例,疾病稳定41例,疾病进展11例.(2)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乳腺X线检查87例,依乳腺X线检查进行临床评价: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2例,疾病稳定37例.(3)新辅助化疗后MP分级病理评价:1级14例,2级35例,3级106例,4级36例,5级18例.(4)临床体检相关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x2=33.668,P=0.001),乳腺X线检查相关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x2=22.404,P=0.004).(5)新辅助化疗病理评价与X线检查相关临床评价存在差异的病理学改变有:残存浸润癌以脉管瘤栓为主要表现形式;伴有大片黏液湖形成的黏液腺癌;导管内癌残存,伴明显沙砾样钙化及周围组织的沙砾样钙化;间质结节状纤维化等.结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相应的病理学基础.伴有大片黏液湖形成的黏液腺癌、导管内癌的残存伴沙砾样钙化及间质结节状纤维化可能是临床评价低估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而残存癌表现为脉管瘤栓可能是临床评价高估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对90例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0例主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率100%,图像质量评价优为88.9%,良为11.1%.其中主动脉夹层58例,图像质量优为89.7%,良为10.3%;非夹层组32例,图像质量优为87.5%,良为12.5%.夹层组与非夹层组采用团注法获得的图像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x 2=0.0977,P>0.05.结论扫描延迟时间的选择、监测平面的设定以及后续生理盐水的使用,是团注追踪法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检查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乳腺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平面成像和无辐射性,现已成为高危人群普查、乳腺癌早期诊断、判断疗效、评估预后等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的重要方法。该文简要介绍乳腺MRI的适应证、常用技术的规范和图像影响因素,以期对乳腺MRI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54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仁知  周纯武  李静  宋颖   《放射学实践》2010,25(7):750-753
目的:探讨X线平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病灶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将脂肪型及少量腺体型乳腺归为Ⅰ型,多量腺体型及致密型乳腺归为Ⅱ型。对所有病例进行术前X线表现与术后病理的对照分析。结果:本组中Ⅰ型35例,其中X线平片表现与术后病理一致者31例(88.58%),不一致者4例(11.42%),X线高估病灶范围3例,低估1例。Ⅱ型119例,一致者30例(25.21%),不一致者89例(74.79%),89例中高估者66例(其中44例X线仅表现为多形性钙化),假阴性者23例。X线平片对Ⅰ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于Ⅱ型(P〈0.001)。结论:X线片对Ⅰ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病变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Ⅱ型;X线片对Ⅱ型中仅表现为多形性钙化者,不能准确判断其癌灶是否残存以及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如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spectroscopic imaging,MRS),在乳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文仅选取其中一种功能成像,即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proto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ic,1HMRS),先对乳腺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常用的空间定位技术以及谱线后处理软件等方面进行了精要回顾,再对1HMRS在乳腺癌的诊断以及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与预测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综述,最后指出了1HMRS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