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肝素溶液防止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导管阻塞的效果。方法选择单县东大医院和单县南城人民医院两院呼吸科因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232例,分为治疗组(113例)和对照组(119例)。术后两组每日均间断挤压导管,治疗组每日沿导管引流端注入1次肝素溶液10ml。观察两组患者导管阻塞几率、气胸闭合时间、气胸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气胸闭合时间几乎相同,一般3~6天,导管阻塞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患者出院后随访3年,气胸复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每日沿导管注入少许肝素溶液可以防止导管阻塞,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2003年2月以来,我科共为6例肺部手术后并发气管残端瘘患者施行了内镜下生物蛋白胶封堵气管残端瘘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42~  相似文献   
4.
长期误诊为哮喘的气管平滑肌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气管平滑肌瘤病的认识.方法:报道山东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1例长期误诊为哮喘的气管平滑肌瘤患者,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资料进行复习.结果:患者临床表现长期反复发作气喘,且症状有逐渐加重趋势,常规胸部平片未发现气管内病灶,内镜检查发现气管上段管腔大部分被圆球状肿物占据,气管腔呈裂隙状,高频电刀完整切除肿块,术后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漏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1例粟粒型肺结核并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因咳嗽、低热、盗汗2个月,高热3d入院.在外院误诊为肺部感染,转我院后经胸部CT、痰找抗酸杆菌和抗结核抗体等检查确诊粟粒型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出院1个月后症状明显加重,支气管镜肺活检证实漏诊细支气管肺泡癌.结论 对于肺部弥漫性结节性病变患者,即使有粟粒型肺结核的确诊证据,也要警惕合并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帅智闯  卢丽  董会升  丁东 《当代医学》2011,17(34):96-96
对于大量胸腔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规行胸膜腔穿刺,甚至对胸膜粘连肥厚患者还要行胸腔内注入尿激酶以减少粘连肥厚,每周2~3次.患者每次胸膜腔穿刺均要面临胸膜反应、气胸等风险.我院常规对该类患者均采用胸腔内置管,按需抽取胸腔积液,并沿管行胸腔注药方法.这样既方便又可减少患者因胸膜腔穿刺而出现的风险.然而该方法也出现了较多的副作用,其中以沿管伤口出现的肉芽肿性炎比较多见.往往全身化疗较难解决问题.且会出现窦道一直往外渗漏液体长期不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疗效,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81例患有OSAHS患者随即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38例),两组应用不同诊治方式,对治疗后多导睡眠图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研究时间段(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治疗12个月后)一般精神状态、AHI、治疗组的SaO2在同组内比较均较前阶段有明显改善,AHI和治疗组的SaO2在各研究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研究的相同时间段内比较,AHI在各研究时间段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SO2在治疗6个月后和治疗12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MI在各研究时间段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前半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半年后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SAHS患者在CPAP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是一种罕见的病因未明,由于平滑肌异常增殖导致支气管、淋巴管和小血管阻塞,呈进行性发展的全身性疾病.因肺部最易受累及,常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病,故常称LAM为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本病发生的主要对象是绝经期妇女,发病时常有呼吸困难、自发气胸、乳糜胸等表现.尽管对本病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但临床上仍无法根治.本文对我科收治的1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等作复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每日1次吸入9μg噻托溴铵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1例中重度COPD患者分成两组,半量组86例采用每日1次吸入9μg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照组85例则采用推荐剂量每日1次吸入18 μg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应用6个月.在用药前、用药后3个月、用药后6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肺功能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 两组患者无论肺功能指标还是6 min步行试验距离在两个研究时间段的增加值均高于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两组患者与用药前比较,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0.21±0.12)L,上升率(19.31±10.61)%;半量组FEV1增加(0.22±0.13)L,上升率(19.25±11.52)%.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VC)增加(0.22±0.10)L,上升率(11.63±5.31)%,半量组FVC增加(0.23 ±0.15)L,上升率为(11.62±6.45)%.6 min步行试验距离两组患者较用药前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用药后6个月较用药前增加(29.24±11.92)m,上升率(18.30±3.77)%.半量组患者用药后6个月较用药前增加(29.14±11.89)m,上升率(18.20±3.85)%.在两个时间段内患者急性加重和再入院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量组6个月与3个月比较虽然急性加重和再入院例数均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9μg每日1次吸入疗法对于国人长期(6个月后)疗效与推荐18μg每日1次吸入疗法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地衣芽孢杆菌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5月-2010年5月住院治疗中应用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超过2周AECOPD患者170例,将应用地衣芽孢杆菌患者80例作为治疗组,其余9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人数,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组出现腹泻率5.7%,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出现率3.4%。对照组出现腹泻率18.9%,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出现率1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衣芽孢杆菌在应用第四代头孢菌素抗炎治疗AECOPD患者中对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