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1982年1月至1985年5月间采用FAM方案治疗晚期胃癌34例。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34例中男30人,女4人,年龄为37~78岁,中位年龄56岁。本组病例为进展期胃癌姑息术后、根治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者。诊断均经脱落细胞学及/或病理学证实。一般状态按Karnofsky指标积分为40~80。按国际抗癌协会制定胃癌的TNM分类法,Ⅳ期29例,Ⅲ期5例。肿瘤部位包括胃窦癌15例,  相似文献   
2.
平阳霉素是治疗头颈部肿瘤、恶性淋巴瘤等常用药物。该药用后引起发热是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于1985年12月经治一位何杰金氏病患者,肌肉注射平阳霉素后出现高烧、浅昏迷严重副反应。现报告如下:患者李某,男,56岁。以不规则发热2月,颈部肿块1月就诊。经体检及颈部肿块穿刺病检,诊断为何杰金氏病。即以环磷酰胺、长春新硷、平阳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2年1月至1985年5月间采用FAM方案治疗晚期胃癌34例。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34例中男30人,女4人,年龄为37~78岁,中位年龄56岁。本组病例为进展期胃癌姑息术后、根治术后复发或不能手术者。诊断均经脱落细胞学及/或病理学证实。一般状态按Karnofsky指标积分为40~80。按国际抗癌协会制定胃癌的TNM分类法,Ⅳ期29例,Ⅲ期5例。肿瘤部位包括胃窦癌15例,胃小弯部癌8例,贲门癌7例,胃体癌3例,胃底部癌1例。6例经剖腹探查因病变广泛未能切除,8例为根治术后复发转移者,5例为姑息性手术切除者。不能手术者15例。病理分类: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8例,粘液腺癌5例,未分化癌1例。按1981年全国胃癌会议制定的FAM协定方案,本组34例均采用阿霉素(ADM)、  相似文献   
4.
腹膜后黄色肉芽肿罕见,1935年O’berling首次报道6例并以部位命名,继之国内外虽有陆续报告,但为数不多。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并文献复习。 例1,男50岁,进行性腰痛伴左下肢放射性疼痛一年余,曾按风湿病治疗无效,因症状加重,到我院诊治。检查:L4、5椎左侧旁压痛明显,双下肢肌萎缩,痛觉减退,且以左侧著。椎管造影于L4.5椎间隙完全梗阻。心肺正常,腹部未触及肿块。临床诊断:L4.5椎间盘脱出症。1980年1月22日施术,术中见L4.5椎间隙偏左有-1.5×1.5×0.7cm肿块,L4.5神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致胸腔、腹腔或胸、腹腔同时乳糜积液偶有报道。本文报告双侧胸腔与腹腔同时乳糜积液2例并文献复习。 例1(住院号:251302)男,21岁,于1981年3月,闷气月余,拟诊双侧胸腔积液。胸穿10次,均抽出粉红色液体,乳糜试验阳性,经抗炎、抗痨、抗丝虫病治疗均无效。至1981年11月病情加重转入我院。检查;消瘦,重病容,双侧背部第七肋以下是实音,语颤及呼吸音消失,腹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腹水(),未触及肿块,双下肢浮肿(+)。胸(双)腹腔穿刺均抽出粉红色液体,比重1.012~1.015,蛋白定性(),乳糜试验均阳性,癌细胞、抗酸杆菌、细菌培养均(-),乳糜液及血液查微丝蚴(-)。  相似文献   
6.
病例报告患者,男,35岁。于1987年10月4日诊断为胃体腺癌并发腹水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检查:心、肺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采用阿霉素(ADM)、顺铂(DDP)联合化疗,即ADM50mg/次,静脉用药,第  相似文献   
7.
 例1,患者男,52岁。因皮下结节在某县医院拟诊为皮肤神经纤维瘤,前来我院就诊。检查:头部、前胸部有多个散在的皮下结节,直径大小为1~1.5cm,质硬、活动、无压痛。取胸部结节活检,病理诊断为皮肤鳞癌转移。经食道拍片、胃镜取材病检,确诊为食道中下段鳞癌。施以环磷酸胺、长春新硷治疗无效,于1981年8月死亡。  相似文献   
8.
足叶乙甙(VP—16),阿霉素(ADM),顺铂(PDD)组成EAP方案治疗胃癌,Preusser等采用该方案治疗胃癌有效率71%。我们自1989年10月~1993年2月间用EA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82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中药复方胃瘤平治疗晚期胃癌78例临床近期疗效,缓解率为19.3%,微效14.1%,稳定53.8%。结果表明该药对消瘤和抑制肿瘤发展有一定作用。经治疗后多数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或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该药对造血系统,心肾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失去手术机会和对放疗、化疗效果不佳的晚期患者。显示该药具有中医中药特色的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恶性淋巴瘤的研究在各方面都有所进展。我院1973~1982年所收治资料较完整的恶性淋巴瘤122例;均经病理学确诊后在临床上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何杰金氏病41例(占33.6%):何非杰金氏淋巴瘤81例(占66.4%),前者男34例:女7例,男女之比为5:1。后者男65例,女16例,男女之比为4:1。二者发病的最高年龄组均在21~5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