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崔秀洁 《中国病案》2006,7(4):F0004-F0004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最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包括乳腺、肺、前列腺,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是骨转移的主要临床并发症,最常见并影响生活质量的是顽固性骨痛,临床上的止痛措施多种多样,但多为单纯镇痛治疗,不能控制骨溶解,减轻骨质破坏,骨痛得不到根本缓解。因此抑制骨破坏,减轻骨痛,成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我科于2003年1月 ̄2005年4月,采用博宁对4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患者进行骨痛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18 ̄72岁,中位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安罗替尼对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胱天蛋白酶3(caspase 3)、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6例SCLC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n=42)和联合组(放疗联合安罗替尼,n=44),探索两组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caspase 3、PARP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aspase 3、PA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caspase 3水平明显高于放疗组,PARP水平明显低于放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安罗替尼可以有效提高SCLC患者血清内caspase 3水平,降低PARP水平,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L-OHP)与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PIX)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6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卡培他滨+L-OHP方案组(A组,18例)与卡培他滨+PTX方案组(B组,18例).结果 A组18例有效率6例,B组18例有效12例.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末梢神经炎以及脱发、肌肉关节酸痛等.结论 初步观察两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均取得较高的有效率,且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卡培他滨联合PTX的近期疗效似乎优于卡培他滨联合L-OHP,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任红军  崔秀洁 《中外医疗》2012,31(15):106+108-106,10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效果。方法将76例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化疗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含蒽环类药物的方案联合化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两组病人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脏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能有效预防和减轻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自控止痛泵持续皮下泵人吗啡应用于晚期癌症患者镇痛效果。方法对38例晚期癌症患者应用自控止痛泵持续皮下泵入吗啡,给药方法:皮下吗啡的每日用量为原口服吗啡的l/2(老年人可用1/3),再计算出5d量加生理盐水至总量120ml,输注速度1ml/h,自控0.5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结果38例患者中显效9例占23.7%,有效28例占73.7%,无效1例占2.6%,总有效率为97.4%。结论自控止痛泵持续皮下泵入吗啡操作较简单,可持续有效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苷酸还原酶1(RRM1)、程序化死亡因子5(PDCD-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近期疗效评价及预测价值。方法纳入126例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接受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将上述患者肺癌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并根据放疗后近期疗效情况将研究组分为完全缓解组(61例),部分缓解组(36例),未缓解组(29例)。比较各组RRM1、PDCD-5及VEGF表达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RRM1、PDCD-5及VEGF对NSCLC患者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RRM1、PDCD-5、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完全缓解组及部分缓解组RRM1、PDCD-5、VEGF阳性表达率及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全缓解组及部分缓解组RRM1、PDCD-5、VEGF阳性表达率较未缓解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低、中分化)、RRM1、PDCD-5及VEGF阳性为影响NSCLC患者放疗后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RM1、PDCD-5及VEGF单项及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0.705、0.798、0.938,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高。结论 NSCLC患者放疗后近期疗效与RM1、PDCD-5及VEGF水平密切相关,临床应对其指标进行监测对该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道癌29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杉醇是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是周期特异性药物。我院2003-01~2004—12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道癌2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调强放疗,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调强放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2.73%高于对照组的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4%,与对照组的30.3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时间为(1.52±0.33)年,长于对照组的(1.03±0.2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8,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0.69±0.14)年,长于对照组的(0.37±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9,P<0.05).结论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调强放疗能够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 精制蝮蛇抗栓酶是从蝮蛇毒中提取的一种新型溶栓、抗凝剂,它具有溶栓、抗凝、去纤、降脂、扩血管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我院自1998年8月至1999年2月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5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在54—82岁之间,平均年龄67.2岁,均经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