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1篇
肿瘤学   30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治疗、预后.方法:分析3例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并结合国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热、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等类白血病样表现及肿块为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常见症状.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化疗效果差.结论: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极罕见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肩胛骨瓣植入灭活肱骨瘤段重建肩关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带血管蒂肩胛骨瓣植入灭活瘤段骨重建肩关节的方法.方法:4例肱骨近端骨肉瘤患者(外科分期均为ⅡB),术前均接受新辅助化疗。手术截除瘤段骨,经煮沸灭活后用带血管蒂肩胛骨瓣植入重建肩关节。结果:4例患者随访10~27个月,术后2个月ECT均显示灭活瘤段骨有核素浓聚。3例于12个月左右骨性愈合,1例术后10个月未完全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均无瘤生存,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肩关节功能均达到可接受程度。结论:带血管蒂肩胛骨瓣植入灭活瘤段骨重建肩关节手术是一种有效的肱骨近端恶性肿瘤保肢手术.具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肉瘤远处骨转移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方法:对我科1993年6月~1999年9月收治的5例骨肉痛发生远处骨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例中3例为多发骨转移灶,2例为单发骨转移灶:4例合并肺转移,1例合并淋巴结、心包转移.经随访4~36个月,平均15.4个月,4例死亡,1例生存,结论:骨肉瘤的远处骨转移均为超关节的血行转移,两处以上骨转移灶者的生存期低于单发骨转移灶者,合并其它脏器转移者预后更差化疗加适宜的手术是治疗此类患者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MDM2基因与国人骨肉瘤和脂肪肉瘤的关系从而了解MDM2基因在肉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31例骨肉瘤,2例骨旁骨肉瘤,6例软骨肉瘤,14例脂肪肉瘤MDM2的表达。结果 31例骨肉瘤中MDM2阳性表达者18例,为58.6%,骨旁骨肉瘤2例皆为阳性表达,6例软骨肉瘤中2例阳性表达;14例脂肪肉瘤中8例阳性表达,为57.1%。结论 MDM2癌基因异常与肉瘤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对肉瘤的恶性级别和预后的影响仍不明确,有待讲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工补片在恶性肿瘤人工关节置换修补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恶性肿瘤假体置换后的患者应用人工补片修复关节囊,探讨其方法和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2003年8月~2005年4月肩、髋和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病例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43-65岁,平均52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肿瘤生长在肱骨上段4例,股骨上段5例,胫骨上段1例。术前、术后10例患者患病关节功能按M1卵关节功能评价系统评定。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肿瘤广泛切除加入工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用人工补片修复关节囊.并进行随访观察。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随访7个月.10例患者术后伤口引流管平均于术后5天拔除,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感染并发症,未发生假体脱位。术前关节功能按MTST关节功能评价系统测定6例为良、4例为可;而术后8为良、2例为可。所有患者最后随访时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应用人工补片修复肿瘤关节假体置换后的关节囊,对于其稳定性和动力重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透明细胞肉瘤的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990年6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17例透明细胞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9例;年龄12 ̄73岁,平均36.8岁。14例曾于外院行局部切除术,10例复发,2例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病部位:足5例,上肢6例,下肢1例,躯干5例。肿瘤大小在5cm以上者6例,小于5cm者11例。17例中15例行手术治疗,2例放疗;联合使用化疗13例。手术方式包括间室切除2例,广泛切除12例,截趾1例。联合淋巴结清扫术4例,清扫后截肢1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 ̄89个月,平均31.5个月。15例行手术治疗者中1例局部复发。17例中9例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52.9%;7例远隔转移,其中肿瘤大小在5cm以上者6例。死亡6例,存活11例,其中1例为带瘤存活。2年生存率为84%,5年生存率为36%。结论透明细胞肉瘤比较罕见,恶性度高,预后差。首次规范的手术治疗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肿瘤大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大小、是否复发与是否发生转移关系密切,淋巴结转移与血行转移者预后差。放、化疗的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将带血管蒂的骨瓣植入灭活瘤段骨的保肢技术用于恶性骨肿瘤切除后的修复重建,探讨此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0年4月~2005年3月对10例恶性骨肿瘤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开展带血管蒂骨瓣植入与灭活瘤段骨回植联合应用的保肢技术。此方法为在距瘤缘5cm外截断负瘤骨后,置高温水浴15min再回植原位,灭活骨及截骨线远端健康骨开槽,取带血管蒂骨瓣植入灭活瘤段骨,予以内固定。结果 10例患者经5月。56月随访。无瘤生存9例,1例死于肺转移(未行术后化疗,局部无复发)。10例患者灭活骨均已成活并与健康骨及骨瓣愈合,肢体功能基本满意:较单纯灭活骨回植骨折愈合时间大为缩短。结论 同其他保肢方法如:人工假体、自体或异体骨移植及其他灭活方法比较,此方法操作简单,灭活彻底,再植之灭活骨在带血运的骨瓣的血供作用下加快并保证了再生、成活及愈合,恢复了原来的解剖结构并获得了良好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灭活骨回植后易发生吸收、骨折不愈合、再骨折等缺点。  相似文献   
9.
手区软组织肉瘤临床较少见,发病率低,其临床表现早期隐匿、多变,明确诊断较为困难,但其危害性很大,可致肢体残疾、危及生命。临床调查表明手区软组织恶性肿瘤治疗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以往的治疗多是超关节截肢。将我院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14例手区软组织肉瘤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53例屈窝软组织肉瘤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屈窝软组织肉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53例屈窝软组织肉瘤,52例手术,其中4例以皮瓣覆盖血管、神经及修复皮肤缺损,放疗30例,化疗33例。结果伤口并发症8例,复发19例,转移21例,死亡22例。放疗、初治患者局部控制率明显优于未放疗、转诊患者,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级别与预后相关。结论 放疗可以提高屈窝软组织肉瘤局部控制率,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级别在其预后判断上有价值,使用皮瓣可以提高屈窝软组织肉瘤保肢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