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年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冻融优质单囊胚移植的1 005个周期的临床妊娠结局,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组:A组:≤29岁(n=296);B组:30~34岁(n=389);C组:35~37岁(n=151);D组:≥38岁(n=169)。比较4组的临床结局,探讨年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4组临床妊娠率、单胎妊娠率、双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及早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B、C组相比较,D组的早期流产率、足月产率及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至D组,早期流产率呈递增趋势,足月产率和活产率呈递减趋势。在年龄≥38岁组,早期流产率高达38.82%,足月产率41.18%,活产率仅有25.44%。结论年龄≥38岁的患者行优质单囊胚移植,妊娠率与其它年龄组无差异,早期流产率明显升高,足月产率及活产率明显降低,建议行双囊胚移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补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实验室指标和新生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成都锦江妇幼保健院接受ICSI治疗的患者203例(对照组)和IVF失败后补行ICSI的患者117例(实验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数据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多精受精率(3.00%)显著高于对照组(1.39%)(P<0.05)。对照组中有1例引产,1例早产儿在产后10d夭折。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冷冻周期率、移植周期率、胚胎着床率、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活胎分娩率以及胎儿畸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情况对比发现,两组间婴儿性别比、身长、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胎妊娠新生儿中,实验组孕周、体质量、身长和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后,及时补行ICSI能显著提高受精率和优胚率,进而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激光皱缩对不同发育时间和级别的单囊胚玻璃化冷冻复苏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冻融单囊胚移植3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行激光皱缩将其分为激光皱缩组(227例),未皱缩组(106例)。按照囊胚发育时间进一步将其分为皱缩D5组、皱缩D6组、未皱缩D5组和未皱缩D6组;按照囊胚内细胞团和滋养层评分分为皱缩优胚组、皱缩非优胚组、未皱缩优胚组和未皱缩非优胚组,分别比较不同发育时间和级别单囊胚激光皱缩后冻融移植的临床结局。  结果  相同发育时间的单囊胚比较,激光皱缩D5组流产率高于未皱缩D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皱缩组与未皱缩组其他结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同级别的单囊胚比较,皱缩优胚组妊娠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激光皱缩可提高优质单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但有增加D5单囊胚流产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苏周期单囊胚和双囊胚移植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囊胚冷冻-复苏患者2 021例,其中单囊胚复苏移植组(A组)326例,双囊胚复苏移植组(B组)1 695例。比较单/双囊胚复苏移植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及新生儿情况分析。结果:A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产率、多胎率、低体质量儿率分别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早期流产率、新生儿体质量、身长以及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单囊胚移植能够明显降低多胎率及产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后补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实验室指标和新生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成都锦江妇幼保健院接受ICSI治疗的患者203例(对照组)和IVF失败后补行ICSI的患者117例(实验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数据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多精受精率(3.00%)显著高于对照组(1.39%)(P<0.05)。对照组中有1例引产,1例早产儿在产后10d夭折。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冷冻周期率、移植周期率、胚胎着床率、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活胎分娩率以及胎儿畸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情况对比发现,两组间婴儿性别比、身长、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双胎妊娠新生儿中,实验组孕周、体质量、身长和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IVF受精失败后,及时补行ICSI能显著提高受精率和优胚率,进而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及其断裂点位置对人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29例男性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G-显带核型分析,确诊为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进行精液常规分析。结果:大多数携带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的患者精子密度与活力出现异常(25/29,86%);其中携带p12、p13、q12、q21、q25断裂点的患者精子密度明显降低;携带p13、p32、p34、q12、q21、q25断裂点的患者精子活力明显降低。结论: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可影响精子的密度与活力;精子质量受损的程度与易位断裂点的位置密切相关。对于携带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的男性患者建议可以采用辅助生殖技术结合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阻断染色体易位向下一代的传递。  相似文献   
7.
对于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受精时以精子中心体为中心形成精星体,在精星体的作用下雌雄原核相互靠拢融合并完成第一次有丝分裂。人精子中心体中含近200种蛋白,目前研究最多的是Centrin蛋白,进一步研究精子中心体的不同蛋白功能,将有利于了解受精失败的原因。在辅助生殖领域,现阶段只能从形态学角度观察精子颈部完整性来初步评估精子中心体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8.
规避多胎妊娠风险较好的方法是选择性单胚胎移植,同时冷冻保存剩余胚胎。囊胚的培养和移植在生理学上与子宫内膜同步性最大,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囊胚培养和冷冻尤为重要,特别是冷冻后选择囊胚腔扩展起来的囊胚移植。目前评估胚胎主要依靠形态学评估方法。本中心囊胚形成率为53.35%。  相似文献   
9.
未成熟畸胎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多见于年轻女性,除I期1级肿瘤以外,术后均需要进行化疗.未成熟畸胎瘤预后较好,但化疗后会造成卵巢功能下降,甚至导致患者闭经或不孕.本文报道2例未成熟畸胎瘤患者化疗前行卵子冷冻以保存生育力的经验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不同发育天数及囊胚评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采取短效长方案促排卵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1 675个周期的妊娠结局。根据移植囊胚的发育天数及评分分为6组:D5BB级及以上、D5BC/CB级、D5CC级、D6BB级及以上、D6BC/CB级和D6CC级,比较6组的妊娠结局。结果:6组的单胎妊娠率、双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晚期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D5囊胚与D6BB级及以上囊胚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5BC/CB级及以上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高于D6BC/CB级和D6C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5CC级与D6囊胚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移植D5优质囊胚与D6BB级及以上的囊胚,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