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 12例 ,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 ;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 ;确诊良性肿瘤 8例 ,恶性 4例。除降部 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 ,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 :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 5 / 7、81 8% ( 9/ 11)、8/ 9及 83 3 % ( 10 / 12 ) ;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 2 5h ( 1 5~ 4h)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 5 5h( 4 5~ 6 5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 ,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 18d( 12~ 2 3d)。随访时间 3 0 ( 3~ 48)个月 ,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 ,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 ,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 ,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在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8例患者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行腹腔化疗(腹腔化疗组)。其余64例患者未行腹腔化疗,设为对照组。结果:2组1年生存率皆为100%,腹腔化疗组2、3年生存分别为83.7%、73.5%,对照组分别为67.2%、5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胃肠减压时间、总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和吻合口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尿嘧啶植入剂术中化疗有助于提高进展期胃癌术后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旨在为其合理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经手术治疗的324例胃癌病人(≥60岁)人选老年组,81例青年(〈44岁)胃癌病人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两组在临床特点及组织、病理学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临床症状、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病理分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构成、病史长短、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手术类型、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手术后,老年组与青年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病人在临床及病理学方面并未显示出比青年病人更差的结果。老年人胃癌预后的改善仍依赖于早期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78年1月~1994年12月共行乳腺癌手术935例,占同期乳腺肿块的28%,现将研究分析详细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材料选择1978年1月~1994年12月所有乳腺肿块手术的病案及病理对照资料。 1.2 方法 病理诊断采用1987年WHO制定的乳腺癌诊断标准。分期采用TNM法,统计学分析采用无条件划记方法。2 结果 2.1 乳腺癌分期Ⅰ期416例,占45%;Ⅱ期134例,占14%;Ⅲ期375例,占40%;Ⅳ期10例,占1%。 2.2 乳腺癌好发部位 右侧乳腺491例,占53%。左侧乳腺444例,占47%。其中外上象限505例,占54%。外下象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12例,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确诊良性肿瘤8例,恶性4例。除降部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5/7、81.8%(9/11)、8/9及83.3%(10/12);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2.5h(1.5~4h),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5.5h(4.5~6.5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18d(12~23d)。随访时间30(3~48)个月,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CD24mRNA和PDGF-D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切缘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5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切缘正常组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两种组织中CD24mR-NA和PDGF-D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CD24mRNA和PDGF-D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切缘正常组织(0.8322±0.0856:0.2065±0.0871,0.8482±0.0692:0.2533±0.0716)。CD24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浸润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P0.05)。PDGF-D mRNA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P0.05),与结直肠癌的浸润程度、肿瘤大小因素无关(P0.05)。相关分析表明CD24mRNA和PDGF-D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s=0.383,P=0.004)。结论 CD24和PDGF-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两者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评价预后的新指标,并为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病因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病因及治疗方法。②方法:对我院128例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16例病人均经非手术治疗,但病情复杂,胃动力恢复慢。④结论:手术切断迷走神经及切除胃起搏区、手术后残留胃血供下降及手术应激是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术后应以应用胃动力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对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单发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颅脑肿瘤患者37例,其中高级别星形细胞瘤(Ⅲ~Ⅳ级)17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5例,胶质母细胞瘤12例),脑单发转移瘤20例。37例行颅脑常规MRI检查及多体素1 H-MRS分析,分析肿瘤实质强化区、强化边缘区、对侧相应正常区域脑组织的生化代谢物及其比值,并进行对照。结果:1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脑转移瘤1 H-MRS与对侧相应正常区域对比均表现为Cho峰升高,NAA、Cr峰下降。12例胶质母细胞瘤中,显示Lip峰者11例。20例脑转移瘤中,11例见Lac峰升高,9例Lip峰升高。2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肿瘤实体区的Cho/NAA明显高于脑转移瘤(P0.05);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水肿的Cho/Cr、Cho/NAA明显高于脑转移瘤(P0.05)。结论:3.0T1 H-MRS分析对高级别星形细胞瘤、脑单发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的鉴别手段;肿瘤瘤周水肿带的波谱更有利于胶质瘤与转移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保留乳头附合体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乳腺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的不断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乳造已成为当前乳腺外科 后个重要课题。方法:自1993年至1996年先后随机对34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保留乳头附合体的手术切口的改良根治术。结果:在保证达到根治效果的基础上,保留乳头及乳晕的组织结构,为以后的乳房再造创造了良好的解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