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贲门癌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龄贲门癌患者的病情有其特殊的一面,高龄贲门癌患者不但存在因肿瘤梗阻长期进食困难所致全身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特点,而且还存在并存疾病多的特点,增加了外科手术的风险及困难。但随着当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国产吻合器的广泛应用,经腹高龄贲门癌切除术的优势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2.
食管贲门癌是中老年人的常见肿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高龄食管贲门癌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患者因长期进食困难致全身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且并存老年性疾病及合并症多,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及困难。我院2000年1月~2007年5月共手术治疗高龄食管贲门癌114例,占同期食管贲门癌手术的15.6%(114/730)。现就高龄食管贲门癌相关手术问题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贲门癌365例。手术进路选择左胸腹联合切口、左胸后外侧切口、上腹正中切口,3种手术切口各有优缺点。笔者认为左胸腹联合切口适用于绝大多数贲门癌,能达到根治性切除贲门癌,而上腹正中切口则适用于高龄、心肺功能差及肿瘤未侵及食管者。对于病程较晚估计无法行根治性切除者经上腹正中切口行肿瘤减负荷手术亦可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结肠癌急性梗阻急诊手术48例分析姜志宝我院自1989年1月~1996年7月,共收治结肠癌急性梗阻48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48例病人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在36~78岁之间,平均为58.2岁,其中60岁以上者21例...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代食管术后并发胸胃排空障碍较少见,本文总结了1986年1月~1998年4月间胃代食管手术871例,术后并发胸胃排空障碍10例,占1.15%,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并发胸胃排空障碍病人的年龄为42~70岁,中位年龄为59.6...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胃切除术后早期肿瘤标志物反应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连续性入选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就诊的206例行胃切除术作为初始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5ng/mL或糖链抗原CAl9-9〉37U/mL。早期肿瘤标志物反应定义为胃切除术后1~2个月内,血清CEA或CAl9-9值恢复正常。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1岁,其中男139例(67.5%)。206例中150例(72.8%)出现早期肿瘤标志物反应。根据2010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49例(23.8%)、41例(19.9%)和116例(56.4%)。与未出现肿瘤标志物反应的患者相比,出现肿瘤标志物反应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都显著延长(61.5个月VS.37.6个月,P=0.010;71.3个月VS.50.9个月,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高水平CAl9-9、早期的肿瘤标志物反应、肿瘤淋巴结转移分类系统均为DFS和O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术后肿瘤标志物的正常化是胃癌患者根治性胃切除术后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预后因素,特别是对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对肥胖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肥胖患者使用LA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2月就诊的110例行LA或OA手术的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肥胖患者,分析两种手术方式间的临床特点。结果 110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肥胖患者,其中56例行LA(50.9%)和54例行OA(49.1%)。LA组的平均年龄低于OA组(43.8±17.9比46.5±18.0)岁(P〈0.01)。与使用OA组相比,LA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22.34%比34.65%,P〈0.01),死亡率较低(0.0%比0.50%,P〈0.01),平均住院时间较短(4.4 d比6.5 d,P〈0.01)。结论与OA组相比,肥胖患者使用LA进行手术治疗比较安全,且效果较优,可视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肥胖患者的首选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形成(P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06-2013-04间就诊的176例接受PD的患者,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术后第1天(POD1)血清淀粉酶和发生PF的关系。结果 176例患者中,146例监测血清淀粉酶(83.0%),其中27例(18.5%)患者在术后发生PF:6例A型、19例B型和2例C型。发生PF患者POD1平均血清淀粉酶显著高于未发生PF的患者[(659±581)U/L比(246±368)U/L,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OD1血清淀粉酶>140U/L与发生PF显著相关(OR,5.48;95%CI,1.9415.44,P<0.01)。术后血清淀粉酶>140 U/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5%和55.5%;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9.3%和93.0%。结论除其他预后因素外,POD1血清淀粉酶升高有助于评估PD术后发生PF的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