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髌股支持带平衡术治疗伴有解剖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32例。术前Q角20°或CT测量TT-TG值20mm。采用改良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内侧髌股韧带(MPFL)双束重建术。术后随访1年。检查髌骨恐惧症、最大屈膝角度、Kujala评分、膝关节CT检查并测量髌骨倾斜角和锚钉-髌骨间距。术前、后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32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28例在6周后最大屈膝超过120°,能够完成深蹲;4例在2~4周后的锻炼中出现屈膝超过70°后的髌骨痛,于6周后最大屈膝度达90°,12周达130°完成深蹲,12~20周后屈膝位髌骨痛消失。Kujala评分由术前(77.34±8.64)分增加至术后1年后的(96.25±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髌股关节匹配正常,髌骨倾斜角由术前(20.06±2.77)°显著减少至术后1年时(9.25±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锚钉尖-髌骨外缘间距术后1 d和1年时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髌骨不稳症状消失,髌骨恐惧症阴性。[结论]髌骨内外侧支持带平衡术治疗解剖异常的复发性髌骨脱位能够明显改善髌骨稳定性,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正弥漫性巨细胞肿瘤是一类少见的增生性疾病,其在关节腔内也分为局限型及弥漫型,后期易侵袭性关节并破坏周围组织,其临床表现复杂不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侵袭性生长和术后易复发。本病最多见于膝关节,其次是髋、踝关节,肩、肘关节。目前尚无研究表明弥漫性巨细胞瘤多由创伤所致。2017年12月,我院收治1例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致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弥漫性巨细胞肿瘤病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带线锚钉行髌内侧支持带修复术治疗累及髌骨止点损伤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5-06累及髌内侧支持带髌骨止点损伤的17例初次急性髌骨脱位,5例髌内侧支持带纤维从髌骨上直接撕脱,12例髌内侧支持带连同髌骨内缘骨片撕脱,采用带线锚钉对髌内侧支持带进行修复。结果 17例均获得至少2年随访,术后髌骨不稳消失,髌骨恐惧症阴性,髌骨外推止点感明确。术后10周最大主动屈膝角度为(132.6±5.6)°,与正常人参考值1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髌骨倾斜角为(8.9±1.0)°,较术前(11.6±1.4)°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锚钉尖与髌骨外缘间距为(23.4±1.3)mm,与术后1周(23.6±1.5)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膝关节功能Kujala评分为(97.5±1.7)分,较术前(84.1±5.6)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髌内侧支持带髌骨止点损伤的急性髌骨脱位患者,为了避免向复发性髌骨脱位发展,在伤后3周内采用带线锚钉行髌内侧支持带修复术治疗的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姚彦斌  陈剑  徐宇虹 《中国药房》2007,18(34):2655-2658
目的:研究替诺福韦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促进肝实质细胞摄取的情况和细胞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叔丁醇冻干法制备替诺福韦阳离子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及理化性质;以SMMC-7721细胞为模型,研究脂质体对肝实质细胞摄取替诺福韦的促进作用,MTT法检测不同条件下载药脂质体对细胞的毒性情况。结果: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88.3±1.6)%,粒径为(278.4±67.6)nm,Zeta电势为(31±5)mV;经半乳糖基及PEG修饰的脂质体较游离药物进入肝实质细胞的浓度明显升高,且时间延长;当替诺福韦脂质体、脂质浓度分别为7.5、30μg·mL-1时,细胞存活率在80%以上,毒性较小。结论:所制备的阳离子脂质体具有显著增加细胞摄取替诺福韦和保护替诺福韦的作用,有望成为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等的高效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