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例1,男,54岁,因右上腹痛半月,加重2d于2005年4月16日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胀,腹肌紧张,肝大,右肋下约4指,质硬,有压痛。既往有乙肝病史8年。实验室检查:AFP101μg/L,CEA4.8μg/L,乙肝三系示:HBsAg(+),HBeAg(+),HBcAb(+)。B超示:①肝硬化;②肝右叶实质性占位,肝癌可能。CT示肝脏呈小结节性硬化改变,肝右后叶7cm×6cm占位,平扫呈低密度,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考虑肝癌。术中探查见肝右叶Ⅴ、Ⅵ段可及7cm×6cm大小,质中偏硬肿块,膨胀性生长,边界清,尚未突破肝包膜,余肝未及明显肿块。行肝右叶Ⅴ、Ⅵ段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院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2006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38例,随诊观察其长期生存、复发部位。结果:38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60.5%)接受了D0手术,39.5%患者接受D1手术;全组病人3年总生存率为47.8%;15例(39.5%)复发,其中6例为局部复发,8例为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为单纯远处转移。结论:胃癌根治术应尽量清扫多的淋巴结,如无条件开展D2或D3手术,则需选择合适的病人进行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可行性、疗效、毒性及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的145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新辅助化疗组65例,给予顺铂(DDP)60-80mg+表阿霉素(EPI)50-80mg1~2个疗程的动脉介入化疗:对照组80例为单纯手术组,直接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新辅助化疗组2周后判断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并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比较两组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管浸润、宫旁浸润、阴道切缘肿瘤浸润,分析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累积生存率。结果:新辅助化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76.9%,其中完全缓解占13.8%,部分缓解占63.1%,病情稳定/病情进展占23.1%;新辅助化疗组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为19.0%,明显低于对照组(33.8%,P:0.041),宫颈管浸润、宫旁浸润、阴道切缘阳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1、0.142和0.334);新辅助化疗组5年累积生存率(70.12%)明显高于对照组(55.26%)(P=0.04)。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巨块型宫颈癌安全有效,可缩小局部病灶,降低部分患者临床分期,提高手术率,控制盆腔淋巴结转移,并减少化疗并发症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11名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7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患者16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结果1例死亡。其余均存活,其中保守手术1例术后正常足月妊娠,分娩1例健康婴儿;结论手术是治疗BOT的主要方法,应力求将肿瘤完全切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25Ⅰ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胰腺癌术后胰瘘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79例晚期胰腺癌病人行开腹125Ⅰ粒子植入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胰瘘,分为发生胰瘘组和未发生组,记录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所有病人随访至2014年12月31日,记录病人生存时间.利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利用Kaplan-Meier对病人生存期进行分析.结果 7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125Ⅰ粒子植入,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14例出现胰瘘,发生率为17.7%;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位置、放置粒子数和术后应用胰液分泌抑制药则是病人术后发生胰瘘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放置粒子数和术后应用胰液分泌抑制药是影响病人术后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发生胰瘘组病人中位生存期为8.4个月,未发生组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术可用于晚期胰腺癌病人治疗,粒子植入位置及数量、术后应用胰液分泌抑制药是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因素,有效减少胰瘘发生可能对延长病人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保守治疗往往不能起到满意疗效。基层医院由于保守治疗措施不完备,内镜治疗缺乏经验,强调保守治疗往往延误手术时间,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手术治疗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我院从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采取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共68例,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效果及对结石残留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8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手术类型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n=46);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n=4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情况(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镇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半年后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镇痛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急性胰腺炎、手术切口感染、胆道出血、胆管结石残留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观察组患者胆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半年后,两组患者反流性胆管炎、胆道狭窄、结石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管结石效果较好,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7年6至2009年4月采用直径为5mm的针式腹腔镜下疝囊颈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6岁.因进食冰冷食物后感上腹部不适伴全身乏力,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约30 min后出现剧烈上腹部疼痛,伴面色苍白,冷汗,无发热,无黄疸,呕血,便血,腹泻,晕倒后被家人送来医院,门诊行腹腔穿刺穿出不凝血10 ml,于2008年5月14日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治疗对肝门胆管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门胆管癌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在手术之前予减黄治疗,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比较观察组减黄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总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的变化;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血浆输注量、红细胞输注量、住院时间)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5年,比较两组1、3、5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减黄治疗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减黄治疗前(P<0.05,P<0.01);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输注量、红细胞输注量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生存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门胆管癌患者进行术前减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功能及机体状态,提高近期生存率。对某些术前胆红素水平较高或者身体状况较差者予综合评估后,可考虑进行术前减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