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光学表面成像(OSI)CatalystTM系统与锥形束CT(CBCT)相结合用于引导头颈部肿瘤精确放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82名患者均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需要进行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其中45名患者使用OSI-CBCT综合引导放射治疗,37名患者CBCT独立引导治疗。每组患者在治疗疗程中均获得208次有效分次治疗;对综合引导治疗组与独立引导治疗组CBCT所得到的摆位误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独立引导组CBCT扫描得出的分次间摆位误差平移方向x、y、z和旋转方向rx、ry、rz的结果(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19±1.01)mm、(0.29±1.36)mm、(-0.05±1.23)mm,(-0.05±0.65)°、(0.18±0.83)°、(-0.12±0.59)°;综合引导组OSI-CBCT得出的分次间摆位误差的结果分别为(0±1) mm、(0.01±0.98) mm、(-0.4±1.08) mm,(-0.03±0.72)°、(-0.19±0.82)°、(-0.37±0.85)°。两系统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17、0.07、0.03、0.1、-0.06、0.01。两系统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分别为(0.19±1.3) mm,P<0.05;(0.28±1.62) mm, P<0.05;(0.35±1.62) mm, P<0.05;(-0.03±0.92)°, P>0.05;(0.37±1.2)°, P<0.05、(0.25±1.03)°, P<0.05。结论 OSI-CBCT系统综合引导模式在保证放疗精确性的同时可以减少CBCT扫描次数,能有效降低CBCT带来的额外辐射量,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优于传统的单一的CBCT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千伏级CBCT引导下鼻咽癌IMRT中不同图像配准方式对配准结果的影响。方法 搜集2012—2013年24例鼻咽癌IMRT患者560次治疗前初次摆位的千伏级CBCT图像做离线配准分析。分别选取骨与灰度的平移误差加旋转误差配准方式(BoneT+R与GreyT+R),以及单纯灰度平移误差配准方式(GreyT),并对配准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 BoneT+R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靶区中心平移误差与旋转误差分别为(-0.11±1.35)、(0.40±2.09)、(0.95±1.56) mm与1.06°±0.67°、0.01°±1.28°、0.92°±1.00°;GreyT+R的平移误差与旋转误差分别为(-0.02±1.06)、(0.68±1.92)、(0.81±1.46) mm与0.85°±0.61°、-0.05°±1.32°、0.91°±0.72°;GreyT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58±1.02)、(0.52±1.89)、(0.44±1.43) mm。除BoneT+R与GreyT+R旋转误差在上下、前后方向上相近外(P=0.05、0.62),其余均不同(P=0.00~0.01)。结论 用千伏级CBCT引导鼻咽癌IMRT时,在三维方向上的配准结果因图像配准方式不同而有差别。选择自动配准方式时,若要纠正旋转误差建议选择GreyT+R方式;不纠正旋转误差时建议可先选择GreyT+R方式观察有否旋转误差>2°或3°(视各放疗中心要求而定),若有则需重新摆位,若无则重新选择GreyT方式,必要时辅以手动修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分次内锥形束 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的质量,利用分次内 CBCT 分析前列腺放疗中的分次内误差。方法;采用模体验证、分次间半弧、分次间全弧及分次内 CBCT扫描模式扫描 CTP 503 Phantom,分析 CBCT 图像的几何、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及均匀性。纳入 14 例前列腺切除术后放疗患者,扫描分次间 CBCT后纠正误差,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分次内 CBCT扫描,分析前列腺癌患者放疗中分次内误差。结果∶模体验证模式扫描的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度及均匀性均优于其他模式。相比分次间半弧、分次间全弧扫描模式,分次内 CBCT存在明显的伪影,空间分辨率为3 个线对,低对比度为1.52,均匀性为 3.57%。分次间半弧及分次内 CBCT均不能清晰显示前列腺瘤床轮廓。前列腺放疗中分次内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为在左右方向(medial-to-lateral,ML)0.5 mm/ 0.6 mm,在头脚方向(superior-to-inferior,S)0.8 mm/0.5 mm,在胸腹方向(anterior-to-posterior,AP)0.7mm/0.6 mm,相应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边界为1.67mm(ML),2.35 mm(SI)与2.17mm(AP)。结论∶兆伏射线对分次内 CBCT 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散射伪影,常规分次间 CBCT 及分次内 CBCT 均不能清晰显示前列腺瘤床。 CBCT纠正后的残余误差及治疗中患者的移动小,5 mm 的 PTV 边界能够补偿前列腺癌术后放疗的位置误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CBCT引导下鼻咽癌放疗疗程中的摆位误差,评估CBCT的使用频率。方法 收集放疗全疗程(7周)使用CBCT引导且每周使用频率≥3次的初治IMRT患者26例。将每周的摆位误差分为每周首次误差(Ef)及除每周首次外的后续误差(Ec),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比较每周Ef之间、Ec之间、Ef与Ec之间差异。结果 7周Ef的两两周间比较左右(ML)、上下(SI)、前后(AP)方向均相近(P>0.05);7周的Ec两两周间比较ML、SI方向上也均相近(P>0.05),但AP方向不同(P<0.05);7周中同一周次Ef与Ec比较ML和SI方向各周均相近(P>0.05),AP方向第1周Ef与Ec间不同(P<0.05),其余各周Ef与Ec之间均相近(P>0.05)。结论 鼻咽癌IMRT中,ML和SI方向摆位误差在全程都比较稳定,AP方向摆位误差仅在第1 周与后面几周之间有差异;建议除特殊情况外,可在放疗第1周每天进行CBCT扫描,后续几周的放疗中可每周扫描1次以减少CBCT的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5.
文强  周继丹 《华西医学》2014,(5):992-994
现代放射治疗已经进入了图像引导下的精确放射治疗新时期,放射治疗师的角色已不再是单纯的计划执行者,他们在放射治疗流程各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放射治疗师的技能有了新的要求。现就放射治疗流程的变化及放射治疗师面临的技能新要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