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真如镇居民关于肿瘤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sand practices,KAP),为进一步开展社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真如镇2个居委30~70岁的常住居民为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使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2695人,有效问卷2610份。男女比例为1∶1·06,平均年龄(53·04±8·70)岁。恶性肿瘤家族史阳性率为22·18%;吸烟率为26·62%;饮酒率为10·34%。居民的KAP水平与年龄、学历、肿瘤家族史和性别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91,P≤0·001。结论:在社区肿瘤防治过程中,针对不同KAP水平的人群有必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普及防癌抗癌知识,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居民的生命质量。充分利用社区大众传媒,并争取各部门的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调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家族史阳性率高达22·18%,可见恶性肿瘤已经和正在对社区居民健康与生命构成重大威胁,必须引起各级医务人员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社区乳腺癌早期发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年龄和文化程度对乳腺癌早期发现的影响,为探索社区乳腺癌的干预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上海市真如、长征和石泉三个社区的30~70岁、单侧、术后≤3年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共222例为研究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使用统一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222例患者中初中、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者各占37.8%、41.4%;平均年龄(53.3±8.0)岁,其中41~60岁者占77.5%。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均无相关关系(P〉0.05)。患者年龄与首次发现肿块的方式呈负相关(P〈0.05),而文化程度与首次发现肿块的方式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影响较小,要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应加强对乳腺疾病的自查和普查工作,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要加强社区干预。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直接损害女性的第二性征,其发病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4.
社区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乳腺癌的死亡率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乳腺癌的治疗不仅只注重于肿瘤的缩小和生存期的延长,同时也强调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1].本研究分析了乳腺癌社区干预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础代谢下降,消化功能减弱,免疫力明显下降,内分泌、心血管系统日渐衰老,加上心理的变化,老年人的健康隐患逐渐增加。开展社区老年人营养健康教育,从而改变他们对营养的认知,提高老年人的营养知识,使其改变原有不良膳食习惯,树立平衡膳食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仅仅停留在延长生存的时间,而更注重于生活的质量,因此康复医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社区康复。从1998年底起,普陀区长征地段医院在家庭病床着手开展脑卒中社区康复指导,并在2001年成为区级课题。为了确保课题顺利完成,医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启动医院下属的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点参与调查和样本的选择,并对60例样本实行免费康复指导。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和阻力,但令人难置信的是绝大多数的困难和阻力来自于非脑卒中康复医疗技术因素,而是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康复医疗知识的缺乏传统美德与传统观念、缺乏理解和坚持的毅力、家庭和患者不良情绪作用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社区健康干预对夫妻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150对患者夫妻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对患者配偶进行社区健康干预,对照组配偶仅作常规关怀。采用抑郁量表评估两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配偶焦虑和抑郁评估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无差异。结论:乳腺癌患者配偶的社区健康干预对改善夫妻焦虑、抑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的非医疗技术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仅仅停留在延长生存的时间,而更注重于生活的质量,因此康复医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社区康复。从1998年底起,普陀区长征地段医院在家庭病床着手开展脑卒中社区康复指导,并在2001年成为区级课题。为了确保课题顺利完成,医院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启动医院下属的各个社区卫生服务点参与调查和样本的选择,并对60例样本实行免费康复指导。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和阻力,但令人难置信的是绝大多数的困难和阻力来自于非脑卒中康复医疗技术因素,而是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康复医疗知识的缺乏、传统美德与传统观念、缺乏理解和坚持的毅力、家庭和患不良情绪作用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期的社会生活需求。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入户对本卒十区222例女性乳腺癌术后康复期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基本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术后生活质量四部分。并就调查对象的社会学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康复期对社会与家庭的需求情况如下:①112人(50.45%)对自己充满信心;107人(48.20%)最需要的帮助是门诊药物治疗;175人(78.83%)最想得到家人的支持;72人(32.43%)希望加入乳腺癌俱乐部;较想了解的知识包括乳腺癌康复知识、乳腺癌防治方法与预后。②乳腺癌患者因年龄、文化层次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况以及对手术的期望值等也有所不同,更需要多方面、不同层次的社会生活需求。结论乳腺癌患者要面对来自疾病、家庭和神会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应根据乳腺癌患者的社会需求,加强康复指导和护理服务,并动态地评估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