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7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功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自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59例需要手术和4例术后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和术后化疗期间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其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 本组63例中术前合并有心脏病25例,贫血18例,糖尿病14例,高血压6例,脑梗死、肺气肿各1例。术后96 %患者的体虚、气短、心悸等症状得到改善,无1例发生心衰和肝肾功能异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9 %(4/59),其中肺炎2例,吻合口瘘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无手术死亡。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3.17 %,其中 1例轻度发热,1例轻度皮疹。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5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266例年龄≥75岁的老年人结直肠癌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和病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266例中,男性151例,女性115例,年龄75~91岁。病变部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占69.2%,但右半结肠癌仍占22.2%。94例(35.3%)术前存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合并症。215例(80.8%)行根治性手术,35例(13.2%)行姑息性手术治疗。术后30例(11.3%)出现肠梗阻、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其中3例(占1.1%)手术后死亡。全组随访1个月至16年,5年存活率51.3%。结论虽然老年人结直肠癌中术前合并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但在重视围手术期的检测和处理后手术死亡率并未增加,术后5年存活率仍可达50%以上。因此,对老年人结直肠癌积极的临床诊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吴江宏 《吉林医学》2010,31(15):2249-2249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误诊的原因。方法:对26例误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误诊情况,甲状腺癌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高功能腺瘤2例,颈淋巴结结核1例,鼻咽癌1例,慢性淋巴结炎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结论:要结合B超、X线、CT检查,放射性131碘扫描,穿刺细胞学检查等,以确诊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广泛浸润的实体瘤及根治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恶性肿瘤 ,目前治疗较为困难。作者自 1998年6月至 1999年 8月以来 ,应用吡柔比星为主联合术前动脉插管和术后全身化疗 ,治疗各种疑难恶性肿瘤 2 0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患者 ,男性 16例 ,女性 4例。年龄2 9~ 58岁 ,平均年龄 50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影像学、手术及病理学诊断。具体情况详见附表。1 2 治疗方法1)股动脉插管 :选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血管穿刺导管 (2 5~ 50cm) ,穿刺置管后 ,肝素液抗疑(肝素钠 :12 50 0U/支 生理盐水 50 0…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时原发肿瘤的手术选择及其疗效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直肠癌合并肝转移病例,探讨直肠原发灶手术的不同方式。方法:1991年10月~1999年10月,收治直肠癌伴肝转移病例43例,其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33~75岁;原发肿瘤位于直肠上段者9例,中段者14例,下段者20例。依据原发肿瘤部位,采取不同的术式,其中直肠前切除者14例,Miles手术者11例,Hartmann手术者7例,结肠造口者11例。结果:全组死亡31例,中位生存时间:直肠前切除者13.8个月,Miles手术者13.7个月,造瘘术者9.2个月;现尚生存者12例(27.9%),均达一年以上,有2例存活8年,仍在继续随访中;肿瘤未切除而作造瘘术者均已死亡。结论: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时,对原发肿瘤的处理应采用积极治疗手段,以期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同时性结肠直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病灶手术时机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时性结肠直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病灶的最佳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通过检索电子数据库,对1966年至2009年结肠直肠癌和肝转移灶行同期或分期切除的对照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2 204例病人。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同期切除组与分期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方面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期切除组住院时间较短(P0.01),手术相关并发症率较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在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分期切除相比,同时性行结肠直肠癌和肝转移灶切除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应用于皮肤恶性黑素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评估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应用淋巴核素显像以及术中核素扫描等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切除SLN后进行快速冰冻和常规石蜡切片病理检查,若SLN为阳性,则加行相应区域淋巴结清扫。结果:18例患者中共检出SLN34枚,其中阳性7枚(20.6%)。5例SLN阳性患者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包括3例腹股沟清扫、1例腋窝清扫和1例颈部清扫;除SLN以外,共清扫淋巴结84枚,其中阳性39枚(46.4%)。结论:SLNB有助于诊断皮肤恶性黑素瘤的淋巴转移,为实施区域淋巴清扫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引流放射性核素显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对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999年5月至2001年3月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患者32例,以^99m锝-硫胶体(^99mTc—SC)为显像剂,于术前1日行盆腔、下腹部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32例中直肠癌27例,乙状结肠癌3例,结肠癌2例。对15例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扩大根治术,将其显像结果与术后侧方淋巴结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结果 直肠旁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血管、主动脉淋巴链的显像率分别为69%、91%、100%。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15例直肠癌,其核素显像对称10例,不对称5例。侧方淋巴结病理阳性率13%(2/15)。以图像不对称为显像阳性,结果 表明核素显像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7%,符合率为80%,。结论 盆腔、下腹部核素显像是术前判断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是否转移的较好方法,此法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1岁。反复饥饿时意识障碍半年。1996年于晨起空腹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神志模糊,言语不清,手足乱动,呼之不应。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家人灌服糖水10分钟后清醒,发作过后仍能参加日常工作。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在饥饿时发生,当地检查,发...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韧带样瘤的预后影响因素仍存在争论.既往大样本预后分析往往混杂有腹腔内韧带样瘤和手术不完整切除的情况.本文着重分析外科手术完整切除(R0,R1)的腹壁及腹壁外韧带样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87年1月-2007年12月经本院外科收治的198例韧带样瘤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完整切除无肉眼残留的151例患者临床资料、随访其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02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总体生存率为100%.31例患者局部复发,复发率为20%.其中5年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为79%,10年RFS为78%.单因素分析表明,入院情况、性别、肿瘤部位及大小、病变数目、切缘情况是影响RFS的主要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与切缘情况是影响RFS的独立预后因素.辅助放疗并不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但切缘阳性患者可能从中受益.结论:无论是原发还是复发腹壁及腹壁外韧带样瘤患者,都应在保全肢体功能的情况下,争取做到R0切除,腹壁外韧带瘤患者较易复发,若切缘阳性,治疗应该更加积极.病变数目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多发性韧带样瘤更易复发,诊治较棘手,临床应注意多中心发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