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方丹参液静滴结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刘喜新,吴标,刘彩莉(新乡医学院一附院河南453100)关键词: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复方丹参注射液;辨证论治自1990年以来,我们重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结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因肺部恶性肿瘤放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特尔津(rHuG-CSF)预防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效果.观察rHuG-CSF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单盲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对1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肺癌、恶性淋巴瘤和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在治疗周期(A周期)末次化疗给药48 h后,按5μg/kg剂量皮下注射rHuG-CSF,每天1次,共用7天~14天;隔日查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结果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天数和白细胞减少持续天数A周期明显低于对照周期(B周期),1.80对10.46天、3.53对12.6天,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主要是骨肌肉疼痛、注射局部反应、乏力和感冒样症状.结论预防性使用rHuG-CSF能有效地防止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低,缩短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61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紫杉醇(Taxol)联合卡铂(CB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紫杉醇135mg/m。静滴每周期第1天使用,用紫杉醇前进行预处理,卡铂350mg/m^2,第1天使用,3周为1周期,每个病例完成2~3周期。结果 61例疗效部分缓解(PR)26例,总有效率为42.6%,初治者总有效率为43.6%,复治者总有效率为40.9%。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一度以下白血球下降和Ⅰ~Ⅱ度消化遒反应。结论 紫杉醇是一种新的抗肿瘤细胞微管结构的药物,它与卡铂组成的TC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比CAP方案(环磷酰胺 阿霉素 顺铂)、EP方案(足叶乙甙 顺铂)和VP方案(长春酰胺 顺铂)为好,毒性小,是目前治疗NSCLC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罗氟司特片溶出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50mm×4.6mm,5.0μm),以水∶乙腈(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5nm,柱温25℃,流速1.0ml/min。结果:罗氟司特溶出度测定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425705C-273.88,r=0.9999,线性范围0.0506~0.9104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为0.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罗氟司特片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1 .观察实体瘤化疗周期中预防性应用rhG CSF对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干预作用的效果。 2 .观察rhG CSF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自身交叉对照研究方法 ,对 69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胃癌等实体瘤患者进行研究 ,在治疗周期 (A周期 )末次化疗给药 48h后 ,按 5μg/kg剂量皮下注射rhG CSF ,每天 1次 ,共用 7~ 1 4d ;隔日查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值。结果 :治疗周期中 (A周期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明显高于对照周期 (B周期 ) ,ANC减少持续天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抗生素使用频率A周期明显低于B周期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中性粒细胞的双峰分别出现在用rhG CSF后第 4、1 0d ,B周期则无双峰现象。A、B周期中Hb、Plt值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感冒样症状、骨肌肉疼痛、注射局部反应和发热。结论 :预防性使用rhG CSF能有效地防止中性粒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感染的发生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6.
吴标  黄章洲  黄诚  许凌 《海峡药学》2008,20(3):89-91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长春瑞滨25mg/m2,第一、五天,顺铂25mg/m2,第一~三天,第二十一天为1周期,两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可评价疗效57例,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3例,无变化(NC)20例,疾病进展(PD)13例,总有效率CR PR42.1%。全组中位PFS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长春瑞滨联合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粘液瘤8例,全部病例术前均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回顾分析其CT影像表现。结果 (1)典型CT表现:8例均出现腹、盆腔脏器扇贝形压迹;7例表现为腹腔、盆腔脏器周边的分房粘液团块,可多发或单发;单发/多发者其内密度均匀,CT值略高于水,增强后边缘性强化;囊壁厚度一致或不均。(2)不典型CT表现:3例可显示原发病灶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5例合并有网膜、肠系膜浸润性改变。7例合并有腹水;2例合并钙化。对于不典型CT表现,在CT征象上与其它非粘液癌性腹膜炎相仿,也较难鉴别。结论 CT检查对腹膜假性粘液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两医院校的中医学内容教学中,受到教学目的 不明确、内容多、学时少,中西医理论体系差异较大,理论脱离实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理想.对此,笔者提出中医学教学应明确教学目的 、动机,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精选与整合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临床见习等改革设想,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甲状腺病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全部病例行CT平扫加增强。其中25例做ECT检查。比较25例甲状腺病变CT扫描与E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结果CT与ECT比较:25例作了ECT检查。根据病理诊断,ECT定性诊断符合10例,不符合2例,只作结节性诊断而未作定性13例。而相应25例CT诊断,定性符合20例,其中定类型符合17例。结论CT对甲状腺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定位和定性方面比ECT优越;两者结合可以明显提高甲状腺疾病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已接受过二线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例,予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 mg/m2 D1,每21天为一周期,每个周期复查CT评价疗效,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疾病稳定(SD)26例,疾病进展(PD)14例,客观缓解率(ORR) 13%,疾病控制率(DCR) 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4.7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外周神经毒性,无毒性相关死亡病例. 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ORR及DCR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