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背景与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可以有效治疗前列腺癌,但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理想的肿瘤治疗方法是能够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同时进行局部肿瘤切除,还能够激活全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HIFU治疗对去势治疗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行去势治疗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HIFU组为去势治疗后2周行HIFU治疗(n=20),对照组为单纯去势治疗(n=20),全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均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20 ng/mL。患者自愿接受HIFU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HIFU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72.56±12.38)岁、(75.23±9.35)岁(P=0.446 3);初始PSA为(105.22±20.55)ng/mL、(100.53±18.38)ng/mL(P=0.451 5)。分别取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6 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外周血Th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结果:HIFU组患者治疗后CD4+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明显增高,而IL-4、IL-10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平衡向Th1漂移。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组与对照组前、后各项免疫指标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治疗可在近期内改善去势治疗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高能聚焦超声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能聚焦超声(HIFU)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HIFU+动脉灌注化疗,B组为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结果]A组有效率为64.7%,B组为40%;A组临床受益率70.5%,B组为3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动脉灌注化疗加放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放疗治疗2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R2例,PR20例,总有效率为91.6%(22/24)。22例具有全膀胱切除指征的患者均保留了膀胱正常排尿功能,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命期明显延长。结论:动脉灌注化疗加放疗为晚期浸润性膀胱癌,尤其是不能或不愿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组12例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行HIFU治疗,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分别为(42.5±20.2)ng/mL、(10.4±6.6)ng/mL;前列腺体积为(45.2±12.5)mL、(3.5±1.1)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为19.5±5.5、8.5±4.5,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并发症:轻度血尿2例。结论HIFU治疗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近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胆囊内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自发性胆囊内瘘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部分伴有发热、黄疸、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胆囊十二指肠瘘9例;胆囊胆管瘘6例;胆囊结肠瘘4例,其中1例为胆囊横结肠瘘合并腹壁瘘;胆囊胃瘘2例。术前常规行B超检查,并结合CT、MRCP、ERCP、胃肠造影等检查,术前明确诊断者11例(52、38%)。全部行胆囊切除或部分切除。11例行胃肠瘘口修补术,1例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和十二指肠造瘘术,2例行十二指肠瘘口修补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5例瘘口较大的胆管瘘者用部分胆囊壁修补和T管引流,1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行胆囊癌姑息切除并行T管引流术。1例术后因呼吸衰竭而亡,1例死于胆囊癌复发转移,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萎缩性胆囊炎或长期发作的胆囊炎,应考虑胆囊内瘘的可能。结合B超检查、CT、MRCP、ERCP、胃肠造影等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治疗应根据瘘口的部位、大小等个体化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6.
经腹及经腰径路肾癌根治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经腰及经腹径路肾癌根治术。方法 分析 5年间 12 7例不同大小、不同部位、不同浸润程度肾脏肿瘤的手术径路和手术效果。结果 经腹手术病人 48例 ,其中肿瘤直径 <7cm 8例 ,肿瘤直径≥ 7cm 40例 ;肾上极及肾门区肿瘤 44例 ,肾下极肿瘤 4例 ;肿瘤累及肾周组织、血管 5例 ,伴有肾静脉癌栓 1例 ,腔静脉癌栓 1例。经腰径路手术病人 79例 ,其中肿瘤直径 <7cm 76例 ,肿瘤直径≥ 7cm 3例 ;肾上极及肾门区肿瘤 3 3例 ,均为直径 <7cm肿瘤 ,肾下极肿瘤 46例 ,1例肿瘤侵犯肾周组织。经腹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脾损伤 ,本组 2例 ;经腰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胸膜损伤 ,本组 5例。结论 直径≥ 7cm ,肾上极、肾门区肿瘤 ,可能已侵犯邻近组织 ,选择经腹径路 ;直径 <7cm ,肾下极肿瘤选择经腰径路。二种径路术中、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125I组乡只间植入术主要应用于前列腺癌治疗,近来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法在其他实体肿瘤中的治疗中亦具有一定疗效。本研究拟探讨腹腔内恶性肿瘤^125I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技术及近期疗效。方法:2006年2月--2009年1月本院治疗的腹腔内恶性肿瘤20例,其中肝转移灶7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病灶8例,胰腺癌3例,直肠痛盆腔复发2例。结果:治疗结束后2个月采用CT复查评价,局部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7例,稳定(SD)3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CR+PR)70%。结论:^125I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是腹腔内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近期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以接受,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