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索早期检测肝组织多药性耐药基因对结肠癌肝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取裸鼠 4 0只 ,用人结肠癌SW4 80细胞系制作裸鼠原位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模型建立的第 10天肝活检取左右肝叶各2mm3 组织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 (multidrugresistancegene,mdr- 1mRNA)的表达 ;模型建立的第 5周观察裸鼠肝脏是否形成肉眼转移灶。结果 经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肝活检组织mdr- 1基因 ,在存活的 36只裸鼠中 2 2例高表达 ,平均CT值 (Cyclethreshold ,即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 )为 2 5 90 1,平均拷贝数为 4 2 7× 10 7/ugRNA ,并高表达的 2 2只裸鼠均有肉眼肝转移灶形成 (10 0 % ) ;mdr - 1基因低表达 (平均CT值 33 36 8,平均拷贝数 2 11× 10 5)及无表达的 14只裸鼠中 ,仅 1例形成肉眼肝转移灶 (7 1% ) ,其余 13例均无肉眼肝转移灶形成 (P <0 0 1)。结论 结肠癌肝活检肿瘤细胞mdr- 1mRNA基因高表达与异时的肝转移灶形成有明显的相关性 ,提示检测结肠癌肝组织多药性耐药基因的高表达可以预测异时的肝转移灶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股沟直疝突入阴囊的可能原因及其手术修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35:3例次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3例次腹股沟直疝患者,发生疝囊突入阴囊12例次,发生率为3.4%。与未突入阴囊组比较,突入阴囊组患者的年龄大、病程长、疝环口及疝囊大,且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便秘等导致慢性腹内压增高的疾患。12例次中采用“疝环充填+平片”修补术1例次,其余11例次均采用腹膜前修补术。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7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股沟直疝在少数情况下可以突入阴囊,宜选择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在鱼胆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4例鱼胆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救治中腹膜透析的方法及疗效。结果:在未行腹膜透析的情况下,治疗心衰、昏迷时行脱水、扩管、应用激素、强心等治疗无效;而行腹膜透析后其尿毒症、心衰、昏迷胃肠道等症状及迅速缓解。结论:腹膜透析是治疗鱼胆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不可缺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构建编码人类基因cerb-B1短发卡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的质粒表达载体,观察其对结肠癌LoVo细胞cerb-B1基因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合成cerb-B1基因的DNA模板引物,和Pgenesil-1质粒构建编码shRNA的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人结肠癌LoVo细胞,转染成功后以G418筛选4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 Time RT-PCR)检测cerb-B1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质粒载体经酶切鉴定证实DNA模板插入质粒成功,且测序与设计结果相符,成功的构建了针对原癌基因cerb-B1的质粒表达载体.质粒载体成功转染后,cerb-B1基因mRNA表达下降了(81.3±2.8)%,EGFR蛋白表达下降了(73.4±2.3)%,和对照质粒载体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说明本研究构建的针对cerb-B1基因的质粒表达载体可以显著抑制cerb-B1基因和EGFR蛋白在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表达,为结肠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1995年5月~1998年10月,我们行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88例,手术安全可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78例,女110例;年龄34~73岁,平均46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166例,胆囊息肉8例,胆囊腺瘤14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手术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平卧位,腰部略垫高,取右上腹经腹直肌或旁正中切口,长约35cm,逐层切开进腹。用直角拉钩(宽2cm、深12cm)行上方、下方及左侧三个方向牵引,并在左侧、下方拉钩的腹内垫衬纱布垫或2~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3例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以肠梗阻为临床表现,但腹胀不明显,而肠绞窄症状出现较早.23例均经手术(全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13例、直接开腹手术10例)证实,行疝内容复位11例、肠切除吻合12例,其中死亡1例.结论 无腹部手术史的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早行剖腹探查术有助于明确诊断,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全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可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实用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来24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经过及疗效。结果:24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无出血及肝外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具备必要的条件下,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发病急、病情进展变化快,并发症复杂的急性腹痛性疾病。其治疗现状包括尽早诊断,尽早采用非手术综合措施治疗:抗休克,复苏器官功能;代谢调理,营养支持;血液滤过去除促炎症细胞因子,降低过度的炎症反应,免疫疗法相关物的应用;降酶,抑酶,阻止胰酶的损害作用;区域性动脉灌注给药,提高胰腺循环中的血药浓度,充分的发挥药物的作用: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防止毒副作用加重病情,警惕二重感染;当重症监护治疗病情进展时,择机外科手术干预:后期出现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C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09/1999-12间,1000例不同阶段的适应证,中转OC及并发症原因,防治体会.将1000例分为初期100例,后期90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成功施行LC955例,中转OC45例.其中初期100例中转OC9例,严重并发症5例,死亡1例,明显高于后期900例(P<0.01,x2-6.7,19.17).结论初期100例是掌握LC这项技术的关键阶段,中转OC率和并发症明显高于后期.因此我们认为新开展LC医院,应在合格的LC医师指导下完成100例,较为安全,有利于这项技术的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在鱼胆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 4例鱼胆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救治中腹膜透析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在未行腹膜透析的情况下 ,治疗心衰、昏迷时行脱水、扩管、应用激素、强心等治疗无效 ;而行腹膜透析后其尿毒症、心衰、昏迷胃肠道等症状迅速缓解。结论 :腹膜透析是治疗鱼胆中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不可缺少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