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被孢霉高产γ-亚麻酸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选育高产γ-亚麻酸被孢霉菌株。方法:以被孢霉(Mortierellasp.)为出发菌株经过UV诱变处理和甘草酸筛选,获得一株γ-亚麻酸(GLA)高产菌株A02变株。结果:变株摇瓶培养生物量达20.12g/L,较出发菌株提高25.50%,γ-亚麻酸的产量为0.96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81%。传代实验显示,变株A02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结论:甘草酸筛选法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前育种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喉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及喉癌前病变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对4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2例喉癌前病变组织、20例喉炎性息肉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47例喉鳞癌组织中39例端粒酶呈阳性(83%),而20例喉炎性息肉组织端粒酶均为阴性,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22例喉癌前病变组织中有15例端粒酶表达阳性(68.2%)。结论 端粒酶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可作为喉癌的肿瘤标志物。在喉癌前病变组织中也有低水平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喉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将有助于喉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牛脾为材料提取活性RNA。方法利用苯酚法提取 ,以紫外扫描、凝胶电泳及HPLC对所得制品进行鉴定及含量测定。结果提取产率为 0 .15 % ,制品RNA含量约为 2 2 %。结论确定了利用牛脾进行工业化生产活性RNA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喉癌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法 (PCR- EL ISA) ,对 47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 10例声带炎性息肉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47例喉鳞癌组织中 39例端粒酶呈阳性 (83% ) ,而 10例声带炎性息肉组织均为阴性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端粒酶活性在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中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在喉癌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 ,可作为喉癌的肿瘤标志物。喉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有可能作为预测喉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并可望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应用选择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