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适宜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适合宫颈癌高发且经济欠发达地区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以最终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以山西省襄垣县下良乡35 ̄55岁的妇女作为对象,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对符合条件的妇女进行危险因素、癌症及子宫颈癌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用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和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进行宫颈检查,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并得到最终的病理学诊断。将该次筛查对不同级别病变的检出率与历年来的襄垣地区的筛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次筛查人群参与率为74.8%。患宫颈糜烂和滴虫感染的妇女分别占受检人群的48.3%和14.8%。最终经活检病理确诊的CINⅠ的现患率为0.8%(10例)、CINⅡ0.7%(9例)、CINⅢ1.1%(13例)、子宫颈癌0.2%(3例)。该次单纯肉眼观察对CINⅡ和对≥CINⅢ病变的检出率略低于已往当地普查项目,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资源有限,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由经过培训的医生进行肉眼观察的宫颈癌筛查是可行的,单纯肉眼观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建议进一步在农村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子宫颈癌防治计划,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更缺乏子宫颈癌的防治技术和经验。本研究报道山西省襄垣县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的人群筛查资料,评价基层医生采用醋酸或碘染色法(VIA/VILI)在农村地区筛查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醋酸染色法(VIA)和碘染色法(VILI)在山西省襄垣县30~59岁的妇女人群中开展子宫颈癌筛查,VIA或VILI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采用同样的程序对人群进行复查,通过比较1年筛查、连续2年筛查和连续3年筛查的结果,评价该方案的筛查效果。结果:在2005~2008年期间,有7145名适龄妇女参加了筛查,平均年龄为42.16岁,筛查人群平均参与率为74.75%。其中2005~2007年期间,对1287人连续筛查了3年,第1轮筛查CIN2、CIN3及子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0.70%(9例)、1.01%(13例)、0.23%(3例);第2轮(976人)筛查检出率分别为0.22%(2例)、0.11%(1例)、0;第3轮筛查仅增加了1例CIN2病例。2006~2007年期间对3490人连续筛查了2年,第1轮(3...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2006—2009年山西省襄垣县宫颈癌筛查早诊早治结果分析,评价醋酸或碘染色肉眼观察法(visual inspection with acetic acid/Lugol’s iodine,VIA/VILI)宫颈癌筛查方案在农村高发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6—2009年在山西省襄垣县对30~59岁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用VIA和VILI作为初筛方法,VIA/VILI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对VIA和VILI阴性、VIA/VILI阳性但阴道镜检查正常、VIA/VILI阳性同时阴道镜检查异常且病理活检结果为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1,CIN1)或正常的妇女一年后用与初筛同样的方法进行复查。结果2006—2010年累计筛查16703人次,其中初筛9618人,复查7085人。4年初筛人群累计阴道镜转诊率、中度CIN及以上(CIN2+)检出率、重度CIN及以上(CIN3+)检出率分别为4.6%(438/9618)、0.9%(82/9618)、0.5%(44/9618);复查人群上述指标分别为3.1%(221/7085)、0.6%(42/7085)、0.2%(19/7085);筛查人群累计(包括初筛和复查)上述指标分别为4.0%(659/16703)、1.3%(124/9618)、0.7%(63/9618)。初筛人群阴道镜转诊率、CIN2+检出率和CIN3+检出率均随方案的持续开展呈升高趋势(P<0.001);复查阴道镜转诊率、CIN2+检出率则呈下降趋势(P<0.001)。结论随着VIA/VILI筛查方案在示范基地的推广,筛查效果越来越显著。VIA/VI-LI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方法,适宜在资源有限、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推广。持续的培训和实践是VIA/VILI筛查方案有效实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早诊早治农村示范基地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9176名妇女采用醋酸或碘染色肉眼筛查方法(VIA/VILI)筛查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结果分析,评价在农村高发区宫颈癌采用该筛查方式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山西省襄垣县30~59岁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以自然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用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和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进行宫颈检查,VIA或VILI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学诊断。采用同样方法对该人群连续复查两年。[结果]首次筛查人群参与率为73.92%,二次复查率为84.3%。2005年首次筛查了1287例妇女,最终经病理确诊的CINⅠ10例、CINⅡ9例、CINⅢ13例、宫颈癌3例。该方法与已往该地区采用液基细胞学和HPV检测联合筛查方法相比较,CINⅡ和≥CINⅢ病变的检出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两年复查出5例CINⅠ,3例CINⅡ,1例CINⅢ。2006~2008年共筛查7889例,首次筛查最终病理确诊116例CINⅠ,36例CINⅡ,35例CINⅢ,4例早期浸润癌,浸润性鳞癌5例。第二次复查,经病理确诊75例CINⅠ,24例CINⅡ,15例CINⅢ,1例早期浸润癌。[结论]在资源有限.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用VIA/VILI方法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是可行的.建议进一步在农村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