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肿瘤学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大剂量异环磷酰胺治疗进展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进展期软组织肉瘤患者24例,异环磷酰胺总量14g/m^2持续灌注24h,第1~6天行常规美斯钠(mesna)解毒和水化,28d为1个周期,共完成1~4个周期,中位周期数为3。结果:全组患者CR3例(12.5%),PR8例(33.3%),SD8例(33.3%),PD5例(20.8%),总有效率45.8%(11/24)。接受一线和二线化疗患者为5例和19例,一线化疗3例获CR或PR;二线化疗8例获CR或PR。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白细胞Ⅲ~Ⅳ度下降发生率为51.4%,其他不良反应少见。结论:大剂量异环磷酰胺是治疗进展期软组织肉瘤有效化疗方案,患者缓解率较高,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艾本)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疼痛的疗效。方法4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癌患者,艾本2mg~4mg溶于不含钙离子的0.9%生理盐水或5%葡萄液,缓慢静脉滴注(不少于2小时)。同时配合放疗,DT30Gy。结果治疗后完全缓解21例(52.5%),部分缓解13例(32.5%),疼痛总缓解率为85%,3例患者血钙均降至正常。结论艾本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确切,可降低高钙血症血钙浓度,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化疗后所致血小板低下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 化疗后血小板低于50×109/L的恶性肿瘤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IL-11 25 μg/(kg·d)皮下注射,连用7 d;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以用药1周和14 d后外周血血小板的值进行对照.结果 用药1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小板的均值分别为(91.26±21.54)×109/L和(70.34±19.72)×109/L,14 d后血小板的均值分别为(145.67±88.92)×109/L和(87.39±13.56)×109/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小板>100×109/L者16例(76.2%),对照组3例(14.3%,P<0.01).治疗组1例患者输注血小板,对照组3例患者输注血小板.主要不良反应为关节肌肉酸痛、乏力、水肿等,其他不良反应少见.结论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可治疗化疗后血小板低下,缩短血小板下降的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次数,而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内源性二氢尿嘧啶(UH2)与尿嘧啶(U)比值在5-Fu化疗中消化系统毒性的关系,为5-Fu在恶性肿瘤中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一种理论依据。方法 70例恶性肿瘤患者,大肠癌48例,鼻咽癌21例,食管癌1例,化疗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UH2与U的值,比值≥2.05为正常。结果 UH2/U值正常者53例,发生Ⅰ~Ⅱ度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粘膜炎分别为35、26和17例;UH2/U值〈2.05者17例,各有7例患者出现Ⅰ~Ⅱ度恶心呕吐和腹泻,9例患者出现口腔粘膜炎,发生Ⅲ~Ⅳ度反应分别为9、9、7例,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增加用药剂量和改变用药方式,口腔粘膜炎和腹泻的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化疗前测定UH2/U值可预测5-Fu的化疗毒性,并为个体化治疗据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POCH方案治疗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0例,行EPOCH方案化疗,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化疗毒副反应的护理。结果:30例患者CR9例(30%),PR10例(33.3%),总有效率63.3%(19/30)。结论:EPOCH方案是治疗复发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解救化疗方案,患者耐受性好,毒副反应小。心理护理减少了患者对化疗的恐惧感,化疗后的护理使治疗能顺利完成,增强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