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烟台地区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NGU)患者感染情况。方法实时荧光定性PCR。结果NGU总检出率为32%,解脲支原体(UU)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沙眼衣原体(CT)阳性检出率,混合感染占10%,女性UU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结论不同国家、地域NGU感染情况有一定的差异,烟台地区NGU感染仍然占据相当的比例,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准确的检测,以辅助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B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前后血清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Ⅰ)、护骨素(OPG)和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8例MM患者随机分为BD组和VAD组,每组14例.BD组行BD方案化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共6个周期.VAD组患者行VAD方案化疗(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共6个周期.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X-Ⅰ、OPG和BALP水平,并选14名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组.结果:BD组和VAD组MM患者治疗前血清NTX-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OPG和BAL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X-Ⅰ、OPG和BA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较VAD组变化更明显;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TX-Ⅰ、OPG和BAL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VAD组,P<0.05.结论:MM患者血清NTX-Ⅰ水平较正常人显著升高,OPG和BALP水平较正常人显著降低,BD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VAD组,且BD组较VAD组治疗后血清NTX-Ⅰ水平下降更明显、OPG和BALP水平升高更明显,对改善MM患者骨代谢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在MM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入院初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细胞分析,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酶免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并对30例MM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分析。结果30例MM患者Hb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hsCRP及IL-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30例MM患者中骨髓瘤细胞比例在15%-80%28例,2例低于10%。结论血红蛋白(Hb)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MM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骨髓检查对MM具有特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及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合并肾损伤(renal impairment, R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初诊为MM的患者97例, 按照血肌酐水平将MM患者分为RI组(22例)(血肌酐>176.80 mmol/L)及非RI组(75例)(血肌酐≤176.80 mmol/L)。对比分析RI组和非RI组临床分型及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MM发生RI的危险因素,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估各危险因素对MM患者发生RI的预测价值。结果 97例初诊MM患者发生RI者占22.70%, RI组轻链型比例最高, 比例最低者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G-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唾液酸(sialicacid,SA)在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10-01-2012-10-30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18例作为恶性肿瘤组,同时选取同期同院查体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以及同期同院确诊的消化系统良性疾病患者167例作为良性疾病组。采用BECKMANCOUL-TERUniCelDxC800全自动分析仪对各组患者的血清SA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各组患者的血清SA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肿瘤Ⅰ~Ⅳ期患者血清SA分别为(623±89)、(719±122)、(782±176)和(913±235)mg/L。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S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4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血清SA浓度由术前的(685±98)mg/L降为术后的(605±90)mg/L。连续接受化疗的96例患者,病情好转或病情稳定的有72例,4次化疗后血清SA浓度明显降低为(624±95)mg/L。结论:血清唾液酸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监测等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建  厉吉霞 《中外医疗》2012,31(15):99-101
目的探索姜黄素对于氟康唑抗白色念珠菌的增效作用。方法应用MTT法确定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于白色念珠菌的毒性作用。确定合适浓度后,与氟康唑联合应用,分为姜黄素组,氟康唑组,姜黄素与氟康唑合用组及对照组,检测姜黄素对氟康唑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增强作用。Annexin V-FITC labelling标记检测细胞凋亡。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结果姜黄素能浓度依赖性抑制白色念珠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姜黄素能增加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加凋亡细胞数目。姜黄素能增加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用维生素C清除细胞内活性氧后,能部分抑制姜黄素对于氟康唑抗白色念珠菌的增效作用。姜黄素能增加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荧光强度。结论姜黄素在体外对氟康唑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具有增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抑制白色念珠菌药物外排泵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就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计数低值血小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低值血小板患者血标本,用仪器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血涂片间接计数血小板并观察形态,以人工镜检法为参考.结果 镜检结果同仪器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 论对低值血小板结果及仪器有错误提示或PLT直方图异常时,要进行手工复检或重新采血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理学类型为Ⅳ型及Ⅴ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辅助性T细胞(Th) 17、白细胞介素(IL)-17及-6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Ⅳ型LN患者36例,Ⅴ型24例,共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Ⅳ型LN亚组(n=36)和Ⅴ型LN亚组(n=24).按性别、年龄匹配后,随机选择同期本院招募的55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n=55).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2000评分标准对LN患者进行SLEDAI积分评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Th17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浆IL-17、-6的表达水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受试者抗双链DNA抗体滴度(滴度大于1∶10为阳性),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受试者补体C3及C4表达水平.应用简明统计分析(CS)14.0软件对各组间上述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烟台山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Ⅳ型LN亚组Th17百分比、IL-17、-6水平分别为(2.5±0.9)%、(19.84±6.95)ng/L、(43.35±19.91) ng/L,Ⅴ型LN亚组分别为(1.6±0.7)%、(12.40±5.89) ng/L、(26.44±13.96)ng/L,均高于对照组的(0.8士0.3)%、(7.68±2.18) ng/L、(13.34±2.82) n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型LN亚组比对照组:x2=64.76、60.52、39.74,P<0.05;Ⅴ型LN亚组比对照组:x2 =21.65、10.93、9.37,P<0.05);Ⅳ型LN亚组患者上述各指标亦高于Ⅴ型LN亚组患者,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 =6.22、12.35、6.08,P<0.05).②Ⅳ型LN亚组患者补体C3水平为(0.67±0.23)g/L,显著低于Ⅴ型LN患者的(0.91士0.28)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5 2,P<0.05);Ⅳ型与Ⅴ型LN亚组患者补体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LN患者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率为75.0%,高于Ⅴ型LN亚组患者的33.3%,二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 =35.507 2,P<0.05).③60例LN患者Th17百分比,血浆IL-17、-6水平,抗双链DNA抗体滴度,补体C3、C4水平与LN疾病的临床活动指数SLEDAI之间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h17百分比、血浆IL-17、-6水平、抗双链DNA抗体滴度与LN疾病的临床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s=0.589 8、0.644 9、0.566 8、0.557 4,P<0.05);补体C3、C4水平与LN疾病的临床活动指数SLEDAI呈负相关关系(r.=-0.415 7、-0.334 0,P<0.05).结论 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在LN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Ⅳ型及Ⅴ型不同病理学类型LN患者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差异,提示不同病理类型LN患者其内在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存在差异;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与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性提示其在LN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从而为临床评估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预防性管理措施改进对人工关节转换术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309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改进前后时间将患者分为改进前组(94例)和改进后组(215例)。对2组患者术中空气、主刀人员的手、手术护士的手进行细菌采集,观察改进前与改进后的细菌生长情况。结果改进后组空气培养有细菌生长率与改进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128/215)比73.4%(69/94)](P〈0.05)。空气培养中的细菌有微球菌、棒状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奈瑟菌、柘草芽孢杆菌、黏质沙雷菌。改进后组主刀人员、护士手培养的有细菌菌生长率与改进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4/215)比6.4%(6/94)](P〈0.05)。空气、主刀人员、护士手细菌培养中的细菌有微球菌、棒状杆菌、溶血葡萄球菌、奈瑟菌、枯草芽胞杆菌、黏质沙雷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层流设备定期检测消毒,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然流产患者胎盘绒毛染色体数目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染色体数目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42例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的胎盘绒毛,采用FISH技术以GLPl3/GLP21、GLP16/GLP22、CSPl8/CSPX/CSPY三组探针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结果42例中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18例(42.85%),其中三体型8例(19.04%)、三倍体3例(7.14%)、四倍体2例(4.76%)、单倍体5例(11.91%);29例首次流产和13例复发性流产者中分别有11例(37.93%)、7例(53.85%)检测出染色体数目异常,两者比较,P〈0.05(x2=5.153)。结论自然流产者胎盘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率较高(尤以复发性流产者为著),FISH技术检测染色体数目有助于某些疾病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