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胃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关系,探讨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对41例胃癌组织中Hp CagA基因以及4个微卫星位点BAT26,TP53,D2s123,D2s119进行检测,分析Hp感染与微卫星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Hp和CagA的阳性率分别为63.4%(26/41),69.2%(18/26)。BAT26,TP53,D2s123,D2s119位点MSI的检出率分别为21.9%(9/41),29.3%(12/41),29.3%(12/41)和14.6%(6/41),Hp阳性组各位点MSI检出率与Hp阴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agA^ Hp组与CagA^-Hp组各位点MSI检出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Hp感染与MSI无显著相关,Hp可能并非通过MSI导致胃癌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A激酶锚定蛋白12(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 12,AKAP12)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程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30份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KAP1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并用亚硫酸盐修饰后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在30份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中,AKAP12在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比率为73.3%(22/30),在病理Ⅱ和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下调比率明显高于Ⅰ级(P=0.02).MSP检测结果显示,膀胱移行细胞癌甲基化比率为53.3%(16/30),且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NM分期(r=0.52,Pn=0.03)和病理分级(r=0.61,Pn=0.01)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AKAP12基因启动子区出现的异常甲基化可导致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沉默,且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对PCR法直接检测标本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基因mecA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方法:用经细菌表型鉴定的70株临床标本分离株进行方法学评估,其中MRSA 22株,非MRSA 48株,检测其最低检测限、重复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对269份临床标本,包括67份痰液、82份血液、68份尿液以及52份无菌体液进行PCR检测和细菌表型鉴定,分析结果符合率。 结果:PCR法的最低检测限为5×104 CFU/mL;菌数5×106和5×104 CFU/mL标本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0.81%、0.94%,批间CV为1.48%、2.03%;检测经表型鉴定的菌株,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到100%。痰液标本PCR检测和细菌表型鉴定符合率为98%,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标本均为100%。 结论:PCR法检测mecA耐药基因,方便、快速且最低检测下限和重复性等性能指标均比较理想,与表型鉴定符合率较高,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而现行治疗念珠菌感染的药物有限,联合用药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新药开发策略。从天然植物(尤其是药用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与传统的抗真菌剂联合使用对杀灭念珠菌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归纳了念珠菌对传统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总结了中药协同传统抗真菌药物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制,以期为抗念珠菌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检测含有目的基因的PUC57质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用ECORⅠ酶37℃孵育含有目的基因的PUC57质粒2h和4h,然后65℃孵育20min,灭活ECORⅠ酶。用伯乐QX200TM微滴式数字PCR分别检测PUC57质粒和经ECORⅠ酶酶切后的PUC57质粒,同时对酶切后的PUC57质粒分多天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含有目的基因的PUC57质粒经ECORⅠ酶酶切2h和4h后的检测值与质粒理论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2、-0.403,P0.05),同时酶切与没有酶切的PUC57质粒检测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94,P0.05)。酶切后的检测值与PUC57质粒理论值相符合。酶切后的PUC57质粒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检测值逐渐降低。结论用伯乐QX200~(TM)微滴式数字PCR检测含有目的基因的PUC57质粒时要先酶切再检测,酶切时间只需2h即可将质粒酶切完全,同时酶切的PUC57质粒要尽快检测。  相似文献   
6.
A激酶锚定蛋白12(AKAP12或AKAP250或Gravin)是一种肿瘤生长负向调节因子,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经大量实验研究证实,AKAP12基因表达水平下降与癌症治疗后的预后不良和高复发率密切相关。AKAP12不仅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还能够减少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为临床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该文旨在阐明各类肿瘤中AKAP12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对预后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二代测序(NGS)技术在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领域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检测标准化和质量控制是二代测序技术体现临床应用价值的前提,对二代测序技术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二代测序国内外质量控制现状及特点、质量控制要求和方法及室间质评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S-HRM法定量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AKAP12基因甲基化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MS-HRM法定量检测8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0名健康人外周血中AKAP1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并分析评价其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同时对MS-HRM法的重复性和与传统MSP法检测的灵敏度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MS-HRM法从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检测到38例(47.5%)AKAP12基因启动子区域不同程度的甲基化患者(甲基化1%~20%的24例,20%~60%的12例,60%~100%的2例),20名健康人中仅检测到甲基化<10%的2名.MS-HRM法检测AKAP12基因甲基化的灵敏度(1%)优于传统的MSP法(10%).AKAP1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3.13、1.70,P均>0.05),但与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和分化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93、8.41,P均=0.01).结论 外周血MS-HRM定量检测AKAP12基因甲基化程度的方法比传统MSP法灵敏度更高,AKAP12基因甲基化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进展评估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以及基因组草图的初步完成,人们已经知道了人类基因约有32000多个。这些信息给我们研究生命活动的奥秘,揭示疾病作用的规律提供了有力的线索。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基因组测序研究的成果,对生命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成为一大课题,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又迅速开展了以功能研究为主的后基因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