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DAPK基因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维吾尔族妇女正常或炎症的宫颈组织30例、CINⅠ30例、CINⅡ/Ⅲ30例、宫颈鳞癌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APK蛋白表达;为了进一步验证DAP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正常或炎症的宫颈组织10例、CINⅠ10例、CINⅡ/Ⅲ15例、宫颈鳞癌组织20例中mRNA的表达。[结果]DAPK的蛋白表达率在正常或炎症的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宫颈鳞癌组织中分别为93.3%、83.3%、60.0%、33.3%,SCC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减少(P〈0.05);四组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90.0%、90.0%、46.7%、10.0%,SCC组阳性表达率明显减少(P〈0.05)。宫颈组织中DAPK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均和宫颈病变程度成负关(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DAPK蛋白和mRNA水平均随病变程度加深而减少;DAPK蛋白检测可能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DAPK及PTEN与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取维族妇女正常及炎症的宫颈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病变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病变组织3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DAPK及PTEN基因的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DAPK及PTEN基因分别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百分比在非癌组及鳞组中分别为93.3%、83.3%、60.0%、33.3:83.3%、73.3%、56.7%、23.3%,两者均显示其在宫颈癌组阳性百分表达率明显减少,与非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中DAPK及PTEN蛋白水平表达减少,其与新疆维族妇女宫颈病变呈负相关关系;两者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预警信号及宫颈癌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徐守臣  徐笑  刘晓婉 《新中医》2021,53(10):101-105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疗法、追风透骨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温针疗法、追风透骨胶囊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2 (IL-2)]水平变化;随访1个月,对2组症状积分、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2组症状积分、VAS评分仍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1个月,2组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仍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炎症因子TNF-α、MMP-1、MMP-3、I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疗法联合追风透骨胶囊治疗KOA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症状,缓解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良性肿瘤,在育龄期女性中具有高发的特点,许多女性可在体检时候发现并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着女性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治疗已不再是子宫平滑肌瘤的唯一治疗方案,故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的疗效越来越重要,子宫肌瘤生长位置可多样性,故我们通过研究以探讨更适合不同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方案,以为临床提供更适合的个性化治疗依据。 方法 回顾2008~2013年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B超证实为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需行相关治疗的患者170例,其中行子宫动脉栓塞术30例,经腹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90例,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50例,通过术前妇科B超及磁共振检查筛选出相对适合上述治疗方案的患者,治疗后再次通过B超及磁共振检查判定肌瘤体积的变化,以判断治疗效果,比较3组治疗方案对子宫平滑肌瘤治疗后的效果。 结果 通过测定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计算3种方法在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6.7%、94.4%、86.0%,子宫动脉栓塞组与手术及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及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及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优于子宫动脉栓塞,但在适应症方面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程海燕  董刚  刘佳  刘晓婉 《癌症进展》2023,(3):309-312+316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RFA)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6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TACE联合RFA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甲胎蛋白(AFP)]、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2年生存情况和肿瘤直径。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TBIL、ALT、AFP、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CD3+、CD4+、NK细胞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TBIL、ALT、AFP、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