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中国首台碳离子治疗系统用于肿瘤患者放疗的临床不良事件。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药物警戒中心获取的相关单位临床试验监测数据,对2018年11月—2019年2月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参与临床试验、接受碳离子治疗的46例肿瘤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放疗技术、照射部位和剂量参数、放疗术后随访及不良事件发生信息进行描述性研究。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分析不同分组下的肿瘤患者碳离子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根据治疗剂量和分割方式对接受放疗的受试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46例放疗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男女比例为30∶16,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及四肢脊柱肿瘤患者分别为15、5、8、9、9例。放疗总时长为2~4周,总次数10~16次。不良事件共发生45例(98%)246例次,未发生重度不良事件。与碳离子器械肯定相关的不良事件占19.1%,未发生与器械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按照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主要为CTCAE 2级及以下不良反应,其中仅1例(2%)头颈部肿瘤患者(鼻咽恶性肿瘤)发生CTCAE 3级不良反应。43例(93%)患者发生急性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皮肤、黏膜、眼、耳、咽和食管、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包括盆腔)、肺、生殖泌尿道、心脏、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学(白细胞、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等部位。结论:使用中国首台碳离子治疗系统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CTCAE 2级及以下,其临床不良事件轻微可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首台碳离子治疗系统用于肿瘤患者放疗的临床不良事件。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药物警戒中心获取的相关单位临床试验监测数据, 对2018年11月—2019年2月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参与临床试验、接受碳离子治疗的46例肿瘤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放疗技术、照射部位和剂量参数、放疗术后随访及不良事件发生信息进行描述性研究。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分析不同分组下的肿瘤患者碳离子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根据治疗剂量和分割方式对接受放疗的受试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46例放疗患者中位年龄为47岁, 男女比例为30∶16, 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及四肢脊柱肿瘤患者分别为15、5、8、9、9例。放疗总时长为2~4周, 总次数10~16次。不良事件共发生45例(98%)246例次, 未发生重度不良事件。与碳离子器械肯定相关的不良事件占19.1%, 未发生与器械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按照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 主要为CTCAE 2级及以下不良反应, 其中仅1例(2%)头颈部肿瘤患者(鼻咽恶性肿瘤)发生CTCAE 3级不良反应。43例(93%)患者发生急性不良反应, 主要涉及皮肤、黏膜、眼、耳、咽...  相似文献   
3.
以调查金属接骨板断裂事件为导向,探究医疗机构金属接骨板采购、消毒、毁形过程对其使用的影响,浅析断裂的原因,为医疗机构使用、管理和行政部门监管提供风险预警、管控办法以及政策依据,从而防范金属接骨板质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从植物分类学角度对白花蛇舌草及其伪品进行比较鉴别,通过分析白花蛇舌草及其常见伪品分种依据,结合日常工作经验,确定白花蛇舌草的鉴别要点。通过真伪品对比研究,明确了白花蛇舌草与其近似物种主要的区别点,总结出白花蛇舌草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使液相杂交检测更加灵敏、特异、快速。方法 通过改进杂交液的成分,选择最佳的探针浓度,使5'端标记生物素的PCR扩增产物与5'端标记地高辛的探针在PCR反应管中进行液相杂交,杂交条件为:94℃ 10 s冷却到37℃ 10 s即完成杂交。杂交后产物通过链霉亲和素被固定在微孔表面,同时在含高浓度DMSO的杂交液中将非特异结合的探针解离,然后对被固定的特异杂交产物进行ELISA检测。结果 液相杂交的条件优化:杂交液中二甲基亚砜(DMSO)浓度为300 ml·L~(-1),探针浓度为0.5μmol·L~(-1),杂交温度为37℃。对60~600 bp的PCR产物的杂交特异性无明显差异,可以检测到1×10~4copy的PCR产物,对10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HBsAg(+)、HBeAg(+)、抗HBc(+)的血清检出HBV DNA阳性率为100%(30/30);HBsAg(+)、抗HBe(+)、抗HBe(+)的血清检出HBVDNA阳性率为78.6%(22/28);HBsAg(+)、抗HBe(+)的血清检出HBV DNA阳性率为66.7%(16/24),其余为阴性。结论 该液相杂交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特异,适合临床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甘肃省强制戒毒者复方地芬诺酯滥用现状,探讨影响该人群滥用复方地芬诺酯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抽取甘肃省强制隔离戒毒所2 108例戒毒者,开展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戒毒者复方地芬诺酯的滥用现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影响该人群滥用复方地芬诺酯的相关因素。结果 复方地芬诺酯在戒毒者中的滥用率为19.8%(406/2 046),居该人群医疗用药物滥用首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滥用原因为缓解戒断症状(OR=2.08,95% CI:1.01~4.32)、获得途径(其他途径:OR=1.00;正规诊所:OR=27.67,95% CI:2.64~289.82;朋友:OR=0.01,95% CI:0.01~0.03)、欣快感程度(高:OR=1.00;中:OR=3.36,95% CI:1.18~9.55;低:OR=26.16,95% CI:10.30~66.42)、滥用年限(<5年:OR=1.00;10~15年:OR=2.48,95% CI:1.02~6.04)、滥用场所为自家或朋友家(OR=3.04,95% CI:1.08~8.68)、滥用场所为车内(OR=0.05,95% CI:0.00~0.68)和第一次脱毒(OR=0.61,95% CI:0.43~0.86)可能为复方地芬诺酯滥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 甘肃省强制戒毒者复方地芬诺酯滥用率较高,滥用原因、获得途径、周围是否有同伴、欣快感程度、滥用年限、滥用场所和脱毒次数与该人群滥用复方地芬诺酯相关。  相似文献   
7.
我国药品召回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琴  孙玉珠 《中国药事》2009,23(2):114-116
目的研究和探讨我国药品召回制度发展和有关问题。方法认真研究药品召回的相关政策,提出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体系的建议,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结果与结论药品召回制度的建立是我国药品监管发展的又一次跨越。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妊娠期尿糖阳性对产妇妊娠的影响。方法对1338例妊娠产妇进行尿糖筛查,68例尿糖阳性者作为阳性组,199例尿糖阴性孕妇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阳性组和对照组比较,死(畸)胎、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胎儿窘迫、巨大儿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尿糖阳性可能增加胎膜早破的风险,妊娠期间出现的尿糖阳性应及早处理,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