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对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240个T1~12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起止位置和毗邻,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在229个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564个椎间孔韧带,另11个椎间孔外口区域未发现韧带,椎间孔外韧带的出现率为95.42%。韧带有2种类型,放射型占24.11%(136个),横跨型占75.89%(428个)。放射型韧带在T1及T9~12节段较为常见,而在T2~8节段则相对较少。其中有43.44%(245个)韧带分布于椎间孔外口区域的前部,39.89%(225个)分布于后部,11.35%(64个)分布于上部,5.32%(30个)分布于下部。 结论 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存在2种类型的韧带;其中放射型韧带可能是一种脊神经抗牵拉的结构,对脊神经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横跨型韧带可能是胸椎压缩性骨折后肋间神经痛的潜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动力内固定系统预防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在头侧邻近节段加载动力内固定是否有助于降低刚性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的退变。方法筛选2002年1月-2007年7月因腰腿痛(腰椎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腰椎内固定手术的101名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单纯刚性内固定(72名),B组为在刚性内固定的头侧邻近节段加载动力内固定(29名)。比较2种手术术后邻近节度退变的发生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结果 A组中有15例患者(20.83%)发生了邻近节段退变,B组中有1例(3.45%)发生了邻近节段退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最佳恢复期内B组比A组得到了更好的ODI及VAS评分结果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期时2组的ODI及VAS评分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刚性内固定的头侧邻近节段加载动力内固定确实能有效地预防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但是其并不能显著地提高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及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7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症接受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观察手术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并分析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与否、融合位置、融合范围、性别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同时分析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符合标准的病例共147例,随访时间30±10个月(18~84个月),其中20例(13.6%)患者发生了邻近节段退变,而且都发生在头侧邻近节段.如果邻近节段椎间盘术前存在退变,则术后出现ASD的机率将会显著增加(χ2=6.272,P=0.012).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存在退变是术后出现ASD的危险因素(P=0.046),而性别、年龄、融合位置及融合范围不是AS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如果邻近节段椎间盘术前存在退变,则术后邻近节段发生ASD的机率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应用自锁式融合器行前路颈椎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160例接受ACDF的双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应用MC+融合器(单锚定组)78例,ROI-C融合器(双锚定组)82例。测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的影像学参数,包括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height of operation segment,HOS)、椎间隙角度(angle of operation segment,AOS)、C2-C7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SVA)及T1倾斜角(T1 slope,T1S),并应用Erk五度分级法评价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植骨融合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160例患者各时间点影像学参数间的相关性;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同时间点两组间各影像学参数的差异;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时各参数进行对比;两组间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等级对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组内融合等级对比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术后随访13.42±6.01个月(6~31个月)。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OS与C2-C7角、C2-C7角与T1S、AOS与T1S、T1S与C2-C7 SVA均呈正相关(P0.01),C2-C7SVA与AOS、C2-C7角均无显著相关性(P0.01)。术后3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HOS、AOS、C2-C7角及T1S较术前均有增加(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双锚定组AOS、C2-C7角及T1S均高于单锚定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融合等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等级较术后3个月时下降(P0.05)。结论:应用两种自锁式融合器行双节段ACDF均可恢复手术节段椎间隙的高度、角度以及颈椎曲度,ROI-C融合器较MC+融合器对维持术后手术节段角度及颈椎前凸更具优势。ACDF术后颈椎曲度的丢失可能引起胸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创Wiltse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1年6月手术治疗215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113例采用微创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A组),男54例,女59例,L2/3~L3/4 6例,L3/4~L4/5 27例,L4/5~L5/S1 80例,年龄43~84岁,平均57岁;术前ODI为(59.16±21.47)%,腰痛VAS评分6.1±3.0分,腿痛VAS评分4.1±2.3分.102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B组),男50例,女52例,L2/3~L3/4 5例,L3/4~L4/5 30例,L4/5~L5/S1 67例,年龄48~76岁,平均55岁;术前ODI为(53.14±20.32)%,腰痛VAS评分5.4±2.9分,腿痛VAS评分4.3±2.2分.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随访患者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和ODI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手术节段构成比、术前ODI和腰腿痛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平均随访19个月,B组平均随访21个月,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术后末次随访时ODI和腿痛VAS评分分别为140~190min (165±37min)、(13.20±7.9)%和1.1±0.9分;B组分别为130~220min(155±46min)、(15.20±6.72)%和1.3±1.1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末次随访时腰背痛残留率和腰痛VAS评分分别为4~5cm(4.5±1.1cm)、140~400ml (260±215ml)、1.2±1.1分和2.7%,B组分别11~18cm(14.2±2.4cm)、300~1200ml(420±437ml)、1.9±1.5分和18.6%,A组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术后ODI和腰腿痛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微创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均能达到良好的减压效果,但微创Wiltse入路手术损伤小,术后腰背痛残留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LCP(PHILOS)内固定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肱骨上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总结相关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PHILOS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肱骨上段骨折术后骨不连6例。结果本组获随访8~16个月,术后X线显示骨折复位固定好,随访期患肩功能Neer评分:优4例,良1例,可1例。结论 PHILOS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骨移植能有效治疗肱骨上段骨折术后骨不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腰段自主神经的解剖学特征,为前路腰椎手术提供详实的神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10具防腐男性胸腰骶部标本(年龄36~78岁,平均56岁)。仔细剔除腹腔器官及双侧腰大肌,找出腰段自主神经并去除周围软组织。观察腰段自主神经的走行、起始位置和分布特点。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与对应节段腰椎体下终板之间的距离,同侧相邻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腰椎椎间孔前缘以及各腰椎间盘平面上左、右两侧腰交感干后缘分别与腰椎椎体前缘在矢状面上的距离,以及上腹下丛右侧缘在L5椎体下终板和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与中线的距离。使用量角器测量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结果:在10具标本上共发现72条腰内脏神经,其中58条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1、2、3、4腰内脏神经的发出点分别位于L1椎体下终板尾侧9.35±10.62mm,L2椎体下终板尾侧5.23±7.08mm,L3椎体下终板颅侧9.34±6.36mm及L4椎体下终板尾侧9.21±8.55mm。第3腰内脏神经与第1、2、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有差别(H=32.227,P=0.000),其余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及左侧与相应的右侧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与第2腰内脏神经、第2与第3腰内脏神经以及第3与第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4.25±6.27mm、21.96±8.13mm、54.54±11.41mm。在L2/3、L3/4及L4/5椎间盘平面上,双侧腰交感干有95%(57/60)位于矢状面上的前1/3内。在L5椎体下终板及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上腹下丛的右侧缘分别位于中线左侧3.92±3.35mm及右侧5.25±2.98mm。左侧与相应的右侧腰内脏神经分别与水平面所成夹角(P0.05)及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夹角(H=4.921,P=0.178)均无统计学差异,大小约为41°±6°。结论:80.6%腰内脏神经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3与第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其他两相邻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在L5/S1椎间盘平面上,腹中线的右外侧存在非常少的上腹下丛神经纤维。了解腰段自主神经的这些解剖学特征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解剖接骨板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行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29例(33足),男19例,女10例;年龄18—58岁,平均37岁。双侧跟骨骨折4例,合并骨盆骨折3例,合并胸腰段压缩性骨折3例;闭合性跟骨骨折27例,开放性跟骨骨折2例;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分为SandersⅡ型16例(16足),SandersⅢ型9例(11足),SandersⅣ型4例(6足)。按照Maryland Foot Score标准进行患足功能评价。结果29例(33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21个月,平均11.3个月。跟骨骨折达骨性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9个月;患足完全负重时间为2.5—4个月,平均3.2个月;无一例发生延迟愈合及不愈合。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前准备时间为5~12天,平均8天。术后2例(2足)出现切口边缘皮肤坏死。2例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中1例(1足)因软组织损伤严重,最终行局部旋转皮瓣植皮术治疗。术后患足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SandersⅡ型优良率为87.5%,SandersⅢ型优良率为81.8%,SandersⅣ型优良率为50%。结论切开复位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是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单嵌片自稳型颈椎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报告5年随访疗效。 方法  选取47例因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行颈椎前路减压+单嵌片自稳型颈椎融合器置入术患者。侧位X线片观察椎间高度、颈椎前凸角及植骨融合率;术前及术后进行JOA评分,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VAS评分评价患者颈部或肢体疼痛;SF-36健康调查评分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 术后6个月67个融合节段均获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术前为(4.47±0.86)mm,末次随访为(7.41±0.72)mm。颈椎前凸角术前为(0.7±4.1)°,末次随访为(5.9±3.6)°。随访56~96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JOA评分由术前(9.15 ±0.22)分增至末次随访(14.89±0.16)分,VAS评分由术前(5.24±1.44)分减至末次随访(0.35±0.49)分。JOA及VAS评分术前较术后各次随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各次随访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SF-36健康调查评分6个维度,术前及术后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单嵌片自稳型颈椎融合器能使融合节段获得即刻稳定性,有效恢复和维持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高,中远期疗效好,适用于多种需前路减压的颈椎退变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