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同步热放化疗对宫颈癌患者基因C-myc及热休克蛋白(HSP70)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4例Ⅱ~Ⅲ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医学常用的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结合有效随访3年结果,观察两组宫颈癌患者治疗对近远期C-myc及HSP70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近期C-myc、HSP70蛋白阳性表达率33.33%、35.71%均明显较对照组57.14%、59.5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随访3年,观察组远期C-myc、HSP70蛋白阳性表达率38.10%、40.48%均明显较对照组73.81%、69.0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热放化疗治疗宫颈癌可有效降低C-myc、HSP70蛋白阳性表达率,且稳定性较好,这对改善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1973年由Steinman和Cohn从小鼠脾细胞中首次分离发现,因形态上具有指状突起而得名。Dc在体内的数量极微,仅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1%以下,但分布广泛,除脑以外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均见分布。根据其分布部位不同分为3类:淋巴样组织DC、非淋巴样组织DC和循环DC。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惟一能够激活初始型T细胞(Natal T Cell)的APC。DC激活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导力量,对DC的研究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倍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斯钙素-1(STC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放射敏感性影响。方法 将合成的STC1-siRNA及不具有干扰作用的siRNA (阴性对照组)经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并设置空白组,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48 h后各组细胞STC1的蛋白表达。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549细胞经STC1-siRNA和照射处理后的增殖情况,用CCK8法检测细胞经STC1-siRNA和STC1-siRNA+8 Gy处理后的活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ki67、Bcl-2相关X蛋白(Bax)、STAT3和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p-STAT3)的蛋白表达。结果 STC1-siRNA转染的A549细胞STC1的蛋白表达低于空白组(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转染STC1-siRNA后的增敏比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STC1-siRNA组细胞活力及ki67和p-STAT3的蛋白表达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均升高;与STC1-siRNA组比较,STC1-siRNA+8 Gy组细胞活力及ki67和p-STAT3蛋白表达均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 抑制STC1基因表达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敏感性并下调STAT3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诊治的 10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保乳手术后放疗方法分为大分割放疗组、 常规分割放疗组,各 50 例,统计分析两组危及器官所受放疗剂量、急慢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局部复发、远处转移 情况、乳房美容效果。 结果:大分割放疗组患者的肺 V5、V20、V30,左乳心脏的 V30、V40、平均剂量,脊髓最大剂量, 右乳肝脏的 V20、V30、平均剂量均低于常规分割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大分割放疗组和常规分 割放疗组患者的 Ⅰ 级急性皮肤反应、Ⅰ 级皮肤与皮下组织晚期反应、Ⅰ 级血小板减少、Ⅰ 级白细胞减少、Ⅱ 级乳房淋巴 回流性水肿、Ⅱ 级腺体萎缩、Ⅱ 级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乳房美容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较常规分割放疗更能杀伤癌细胞,放射 学优势更大。  相似文献   
5.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重度中毒常规抢救措施[1]效果不理想,病死率较高。我科1996~1998年在常规抢救的同时,采取洗胃后向胃内灌注解磷定的方法抢救中重度中毒病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1岁6个月至11岁。本组病例具备下列诊断标准:①毒蕈碱样症状:瞳孔缩小37例,腺体分泌亢进37例;烟碱样症状:肌束震颤25例,肌肉抽搐22例,呼吸肌麻痹12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兴奋13例,昏迷24例。体温升高30例。②血清胆碱酯酶(CH…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下的聚合酶链反应对PCR扩增的影响。方法对124例晚期乳腺癌外周血标本的CyclinD1基因进行PCR扩增。在加入DNA模板前分别用离心法和微型旋涡混合器振荡法混合PCR反应液,分装各管后加DNA模板进行扩增、电泳。结果用微型离心机离心PCR反应液后仍扩增不出或极少能扩出PCR产物,其阳性率为11.3%,且易污染;而用微型旋涡混合器振荡法混合PCR反应液后,PCR产物扩增良好(阳性率达99.2%),且不易污染。结论微型旋涡振荡法混合PCR反应液法能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大大提高PCR阳性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基因扩增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还原型叶酸载体1(RFC1)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MTX)疗效、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日至2021年1月20日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MTX治疗的268例RA患者, 男性82例, 女性186例, 年龄(52.47±10.29)岁。检测其RFC1 G80A位点的基因型, 检测初次服用MTX 48 h后的血药浓度, 观察并统计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不同组别间RFC1 G80A位点基因型的差异, 采用共线性诊断和logistic回归分析MTX疗效和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RFC1 G80A位点基因型(GG/GA/AA)及基因频率(G/A)分布在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3, P=0.037;χ2=6.249, P=0.012), AA型治疗有效率59.26%(32/54)高于GG型36.49%(27/74)(χ2=6.516, 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A基因型患者相对于GG型的MTX治疗有效率的OR...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