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利度胺具有抗肿瘤血管增生的潜能,肺癌的动物模型及临床病例个案也显示出其对肺癌的治疗作用。而其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及在肺癌治疗的二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为了进一步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我们于2005年2月-2006年6月以初治的Ⅲb及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  相似文献   
2.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与目的 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国产吉西他滨(泽菲)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34例初治的晚期(ⅢB及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国产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卡铂AUC5,第1天;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21天为一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3~4周期。结果 34例患者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44%(15/34),总的临床受益反应率为53%(18/34)。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Ⅲ~Ⅳ度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分别为47%和24%,其余毒副反应较轻,可耐受。结论 国产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初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红系定向扩增和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利用脐血单个核细胞 (MNCs)体外定向诱导扩增和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以期作为临床输血源的可行性。方法 :10例脐血MNC在无血清无基质的液体培养条件下 ,在含SCF、IL 3、EPO和地塞米松 (DEX)等因子不同组合的A(空白对照 )、B(SCF加EPO)、C(SCF加EPO加IL 3)和D(SCF加EPO加IL 3加DEX)四组进行培养 14d。结果 :在第 10天时 ,B组、C组和D组中红系祖细胞扩增数均达到最高点 ,而含有SCF加IL 3加EPO加DEX的D组中红系祖细胞扩增了 4 .6± 0 .4倍 ,明显高于其他三组 (P <0 .0 1) ;结论 :①脐血MNC在含有SCF加IL 3加EPO加DEX的因子组合的无血清培养中能使红系祖细胞得到有效的扩增 ,且红系祖细胞扩增数在第 10天时达到最高。②采用分步的培养方法不仅获得更多更纯的红系细胞 ,而且能加速红系的分化 ,获得更高比例的成熟红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注射用甘露聚糖肽(商品名:力尔凡)联合顺铂(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34例患者经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腔内置管引流排尽胸液后,注入DDP 45 mg/m2, 甘露聚糖肽50 mg,1周及2周后各重复注药1次,共3次,观察疗效。结果 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12例,无效(NR)4例,有效(CR+PR)率88.2 %。结论 胸腔内注入DDP和甘落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毒副作用小,可耐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湖北某三甲综合医院腹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病死率情况,为医院肿瘤防控工作及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4年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6658例腹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及256例肿瘤住院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性别、病种、死亡疾病构成、死因顺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58例腹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男性3822例(57.4%),女性2836例(42.6%),男女性别比1.35∶1。患者平均年龄(57.1±12.8)岁。腹部恶性肿瘤的疾病构成依次为:结直肠癌(36.3%)、肝癌(28.0%)、胃癌(24.2%)、胰腺癌(7.4%)、胆囊癌(4.1%)。男性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前3位疾病构成为:肝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女性前3位疾病构成为:结直肠癌、胃癌、肝癌,第4、5位均为胰腺癌和胆囊癌。6658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中,死亡256例,病死率为3.84%;2005年-2014年腹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4年腹部恶性肿瘤住院人数为2005年的4.5倍,住院病死率从2005年的6.03%下降至2014年的2.35%,病死率随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P <0.001)。对256例腹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分析,结果显示,腹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为:肝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胆囊癌。男性的主要死因为肝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胆囊癌;女性的主要死因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结论:腹部恶性肿瘤病例数逐年增加,中老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应当针对恶性肿瘤的构成特征、死亡构成有针对性的制定肿瘤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满宇  吕龙  何秋山 《中国肿瘤》2016,25(2):103-106
[目的]分析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心理健康、应对方式的特点和生存质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直肠癌造口手术患者15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分别测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生存质量状况和应对方式.[结果]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SCL-90总分为179.898分,高于全国常模160分.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面对因子、回避因子、屈服因子得分依次降低.肠癌造口患者术后总体健康状况得分、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得分低于参考值;疲乏症状、睡眠困难、经济困难得分高于参考值.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SCL-90总分与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得分呈负相关,与疲乏、睡眠困难、经济困难得分呈正相关;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与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呈正相关,与疲乏、疼痛、经济困难呈负相关;回避因子与食欲下降呈正相关;屈服因子与总体健康状况、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呈负相关,与疲乏、疼痛、恶性呕吐、呼吸困难、睡眠困难、食欲下降、便秘、经济困难呈正相关.[结论]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的心理状况、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直肠癌造口术后生存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Len)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NP方案化疗组(NP组)和NP方案联合Len治疗组(NP+Len组),各40例,分别给予NP方案化疗和NP联合Len治疗,比较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NP组CR5例,PR11例,SD16例,PD8例,有效率40.0%,控制率80.0%;NP+Len组CR8例,PR17例,SD12例,PD3例,有效率62.5%,控制率92.5%.NP+Len组有效率及控制率均高于NP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Len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脱发、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NP组.NP+Len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高于NP组(P<0.05).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且可减少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肺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33岁,因反复干咳1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除左上肺呼吸音稍低外,余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常规正常,ESR为35mm/h,腹部B超未见异常,胸部CT检查:左上肺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影,直径约为1cm~6cm大小,部分结节内部见较大空洞,空洞内壁不规则,纵膈内见多个肿大淋巴结。电子支气管镜示左肺主支气管黏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长春瑞滨和紫杉醇分别与铂类联合治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3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组(NP方案组)21例,长春瑞滨+顺铂或卡铂化疗,长春瑞滨25mg/m^2,静注d1、8;顺铂25mg/m^2,静注d1~3,或卡铂(300mg/m^2或者AUC4~5)静脉滴注d1。对照组(TP方案组)12例:紫杉醇135~150mg/m^2,静注d1;顺铂或卡铂用法同前。结果:全组均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其中CR4例.PR14例,NC10例,PD5例。有效率(CR+PR)54.54%。NP方案组,CR2例,PR9例,有效率(CR+PR)52.38%;TP方案组,CR2例,PR5例,有效率(CR+PR)58.33%,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Ⅲ~Ⅳ度发生率,NP组为71.43%,TP组为75.0%(P〉0.05)。结论:长春瑞滨+铂类联合与紫杉醇+铂类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有相同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诱导脐血干/祖细胞定向扩增和分化,产生大量所需的功能细胞,以满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这已成为目前脐血体外培养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脐血体外红系定向扩增和分化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