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9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药理实验表明,绞股兰有提高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镇痛的作用,其皂甙对多种癌细胞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本研究用小鼠小肠隐窝作为观察指标探讨药物影响放射效应的可能性。 ICR雄性小鼠,体重20~30g,每笼5只,来自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60)Coγ射线,剂量率0.66~0.72cGy/min。全身照射。绞股兰总甙,由陕西省安康制药厂特约提供注射液为绞股兰蒸溜水混合液,注射量为0.12~0.15ml/只,腹腔注射。  相似文献   
2.
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在胃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比较胃癌放疗中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DCRT治疗的5例胃癌术后患者,放疗时使用了主动呼吸门控技术,以减少呼吸引起的器官运动。IMRT计划采用7个共面等间距野,仅用于剂量学比较。患者靶区设定的处方剂量为至少95%计划靶体积(PTV)接受45.00 Gy,至少99%PTV接受42.75 Gy。根据积分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PTV受量和相关正常器官的受量差异和剂量分布。结果与IMRT相比3DCRT的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略差,但两者在PTV受量上剂量相似。对左、右肾受15 Gy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_(15))而言,3DCRT好于IMRT;从正常肝的平均受量及V_(30)上看,IMRT稍优于优势;在脊髓的受量上两者相似。结论3DCRT技术在主动呼吸门控辅助下,PTV和部分正常器官的受量上可接近或者达到采用相等野数的IMRT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咽癌CT/MRI的临床配准方法并评价配准效果。方法 8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相同放疗体位和面罩固定方法,Cr、MRI扫描后全部图像经网络传输至AcQSIM4.9.2及Pinnacle3 V7.0工作站,分别由两名医师和一名物理师在AcQSIM4.9.2采用点标记法、交互法及在Pinnacle3 V7.0上采用归一化互信息法来配准。采用盲法由两名医师分别在不同工作站上目测评价,评价配准结果采用四点法:极差、差、良、很好;评价配准时间采用三点法:短时((1min)、长时(1~3min)、很长(〉3min)。结果 归一化互信息法较交互法、点标记法更为准确,配准速度最快。医生组较物理师配准更为准确,速度快,其中点标记法医生组较物理师配准更为准确,速度快,而归一化互信息法和交互法医生组与物理师配准准确性及速度相当。结论 归一化互信息法在速度和Robust上占优势,因由软件自动配准、人为因素影响较小故适合放疗计划配准应用。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超分割放射治疗疗程与局部控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疗程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1-4].近年来,人们采用加速 超分割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需的放射治疗剂量.笔者分析了本院182例鼻咽癌超分割放射治疗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5.
刘泰福教授于1923年4月出生在日本横滨,祖籍浙江宁波。1941年回国后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任上海镭锭医院放射治疗医生。1979年起出任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主任,1986年退居二线,继续担任放疗科教授,并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美国放射学院荣誉院士、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第一副主编及国内外多种杂志的编委。  相似文献   
6.
我们收集了1984年1月~1988年12月于我院手术的C_3期直肠癌病人共91例。单纯手术56例,术后加放疗35例,随访率97.8%,综合治疗2例失访,按死亡计算。 术后放疗系手术后半年内放疗,D_T40~45Gy/4~5周,或缩野后追加10~20Gy/1~2.5周。其2年局部复发率,术后放疗组34.3%(12/35例),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为42.85%(15/35例),低于单纯手术组局部复发率73%(41/56例),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87.5%(49/56例),经统计学处理,复发率X~2=3.81,P=0.06。复发加转移P<0.05,术后放疗组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放疗中两种人类异体移植肿瘤的再增殖的定量测定RalphEDuranal.IntJRadiatOncolBiolPhys,1997,39:803~808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潜在倍增时间(Tpot)曾推动了肿瘤细胞动力学的研究。临床加速分割放疗的成功也...  相似文献   
8.
调强放疗计划是在疗前模拟定位CT基础上制定,且未考虑治疗过程中患者解剖结构发生改变的因素.如果用一计划全程照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可在放疗期间发牛变化,因此利用重复CT来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痛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解剖结构改变及其对剂量影响.  相似文献   
9.
眼眶原发淋巴瘤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眼眶原发淋巴瘤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44例经病理证实的眼眶原发淋巴瘤,男女之比为1.6∶1。原发在眼睑结膜的27例,中位年龄44岁,原发在眼眶的17例,中位年龄62岁。双侧同时发病4例。ⅠA期40例,ⅡA期4例。采用常规外照射放射治疗,先用60Coγ射线全眼眶区照射30~35Gy后用60Coγ射线、180kVX线或9MeV电子线进行肿瘤区照射,中位剂量46.5Gy。结果,全部病例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4.5%。眼睑结膜病例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眼眶者(96.3%∶70.6%,P=0.013)。临床分期为Ⅰ期病例生存时间明显长于Ⅱ期者(P=0.000)。结论,眼眶淋巴瘤的复发少、长期预后佳,放射剂量一般不宜超过40Gy。结膜来源的眼睑结膜淋巴瘤与泪腺来源的眼眶淋巴瘤可能是两种临床特点与预后不同的类型。眼眶淋巴瘤是一种容易多发的疾病。放射治疗前肿块手术切除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患者免疫状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100例经病理证实的未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免疫指标,包括T_4、T_8、T_4/T_8NK细胞活性、IL-2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免疫抗体IgG、IgA、IgM。发现食管癌病人的T_4值降低,T_8升高,T_4/T_8倒置;NK活性,IL-2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为正常人的一半,体液免疫中IgA较明显降低。T细胞亚群的改变与病灶长度和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