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旨在提高对急性胰腺炎发病因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294例内外科住院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发病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发病例数逐年增多,1996年至2000年间病例数占同期内外科住院总人数的0.43%,而2001年至2005年间则上升为0.6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因构成比为胆道疾病57.1%,酗酒13.3%,暴饮暴食11.9%,高脂血症6.1%,其他2.7%,不明原因8.8%。其中不明原因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胆道疾病和不明原因相关急性胰腺炎以女性居多(P〈0.05);高脂血症和酒精相关急性胰腺炎则以男性为主(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依次为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和高脂血症,病毒感染可能是不明原因急性胰腺炎发病例数增加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2.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恶性浆膜腔积液已成为恶性肿瘤转移的一个突出表现,本研究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对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进行分析,旨在明确积液中各种脱落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状况,探讨其在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替加色罗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利用PCR检测84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C-IBS患者和10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SERT启动子区域(5-HTTLPR)与第2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s)两个基因多态性,对其中入选65例的C-IBS患者给予4周替加色罗6 mg、2次/d,评估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便秘程度。结果 C-IBS患者L/L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25.0%vs 7.8%,P<0.05)。治疗后C-IBS患者各基因型组替加色罗治疗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差异,表现为总体疗效和单个症状改善S/S基因型和S/L基因型均优于L/L基因型(S/S 93.1%、S/L 70.6%、L/L 33.3%,P<0.01)。结论 SER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C-IBS相关;SERT基因多态性影响替加色罗对C-IBS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显示,体液中的游离核酸可直接用于肿瘤的分子诊断,且效果优于以体液中的脱落细胞为实验材料[1].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上升,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比例不断升高,但部分恶性积液的诊断一直困扰人们.ras基因第12密码子突变广泛存在于多种恶性肿瘤,是研究肿瘤基因诊断较为理想的"通用"靶基因之一.本研究以浆膜腔积液上清为标本对K-ras和H-ras基因第12密码子突变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探讨它们对恶性积液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及其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以及治疗转归等资料。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中,抗生素类药占23.72%(37/156),抗肿瘤药及免疫抑制剂占16.03%(25/156),解热镇痛药占12.82%(20/156),抗结核药占11.54%(18/156),中草药占10.26%(16/156),降糖药占5.13%(8/156),抗甲状腺类药占4.49%(7/156),激素类药占3.21%(5/156),抗痛风药占2.56%(4/156),降脂药占2.56%(4/156),抗癫痫药占1.28%(2/156),减肥药占0.64%(1/156),皮肤病用药占0.64%(1/156),藏药占0.64%(1/156),升白细胞药占0.64%(1/156),除草剂占0.64%(1/156),疫苗占0.64%(1/156),另有4例(2.56%)用药不详。其中,纳差或乏力者60例(38.46%),黄疸者60例(38.46%),无任何临床表现者48例(30.77%),上腹部不适者29例(18.59%),皮疹者22例(14.10%),瘙痒者18例(11.54%),发热者15例(9.62%),肝肿大者11例(7.05%)。结论:临床上多类药物可以引起药物性肝病,临床表现以纳差、乏力、黄疽、上腹部不适、皮疹、瘙痒、发热、肝肿大等为主,或可无任何临床表现,经停用相关肝损害药物、护肝等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8年12月引进Olympus公司生产的GIF-XP260N型电子经鼻胃镜,又称超细胃镜,迄今为止,已对30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进行鼻胃镜联合探条扩张器的扩张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26例,女4例,年龄41~65岁,平均53岁。狭窄原因: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25例,化学灼伤后狭窄2例,异物损伤后狭窄3例。所有病例食管贲门狭窄均无法通过普通胃镜,狭窄长度1.5~3 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年急性胰腺炎的致病原因变化,为制定新的治疗、护理、预防、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489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9例急性胰腺炎病因构成比:胆源性253例(51.7%)、高脂血症性83例(16.9%)、单纯酒精性70例(14.3%)、单纯饮食不节性(暴饮暴食)64例(13.1%)、少见原因组(手术、外伤、妊娠、药物、感染等)13例(2.7%)、特发性6例(1.2%);胆源性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其他组,单纯高脂血症和酒精性患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病因仍以胆源性为主,但高脂血症致病率明显上升,单纯酒精性和饮食不节性胰腺炎发病率虽略有下降,但饮酒和饮食不节多为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诱因,临床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应根据目前胆源性和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多发、饮酒和饮食不节制定个性化方案,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癒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SAP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三联方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进行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48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48例患者中48,显效18,有效16,无效14,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三联方案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分析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4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已至少行一次胃镜和大肠镜或其他消化道检查未发现异常的患者72例作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内镜检查及放射学检查结果、胶囊内镜检查前病程、出血类型及最终胶囊内镜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记录其检查过程中消化道转运时间、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参照Cosamagna分级标准,将每例胶囊内镜发现结果分为阳性、可疑阳性和阴性,根据阳性结果数统计胶囊内检查的诊断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胶囊内镜检查,通过胃的时间为3~320min,平均34min;在小肠内的检查时间为30~477min,平均274min;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70.83%(51/72);所有患者中,检出病变的有63例,阳性率为84.72%(63/72)。结论 应用胶囊内镜进行检查,患者的痛苦小,阳性率较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