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抽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重度AS合并AI患者74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 研究组采用TAVR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主动脉瓣指标[主动脉瓣流速(AV)、主动脉瓣瓣口面积(AVA)、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 研究组AV、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低于对照组, AVA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 研究组LVEDD、LVPWT、LVES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41%, 2/37)低于对照组(24.32%, 9/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 P=0.022)。结论 TAVR用于重度AS合并AI患者中效果显著, 能改善主动脉瓣指标和患者心功能, 降低切口愈合不良、肺部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苓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以扩血管、营养神经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五苓散汤剂,对照组加用中药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28天,随访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旋转180°步数及Evan’s指数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69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2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和55.8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MMSE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旋转180°步数与Evan’s index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比较,旋转180°步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的疗效满意,可改善患者的步态障碍与认知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回生甘露丸联合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治疗初期肺结核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诊治的91例初期肺结核患者,根据入组顺序分成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饭前1 h顿服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体质量30~37 kg者2片/d,体质量38~54 kg者3片/d,体质量55~70 kg者4片/d,体质量71 kg以上者5片/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回生甘露丸,4丸/次,2次/d。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痰涂片转阴率和空洞消失率,QLICD-PT评分和ARS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初期肺结核总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P0.05)。治疗后,治疗组痰涂片转阴率和空洞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8%vs 84.78%、69.57%vs4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LICD-PT评分明显升高,而A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QLICD-PT评分和A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1β、CA125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7%vs 33.33%,P0.05)。结论回生甘露丸联合乙胺吡嗪利福异烟片治疗初期肺结核安全有效,可改善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调节血清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张元素,字洁古,为金元时期易水学派创始人,然其流传下来的著述较少,只有《医学起源》、《洁古老人珍珠囊》、《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几部。张元素精研《内经》,师法仲景,结合华佗、钱乙等名家及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发展了脏腑辨证学说,将脏腑的生理、病理、辨证和治疗各成系统,而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