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索研究纳豆菌液体发酵黄芩药材制备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工艺,利用纳豆菌所产生的活性酶对黄芩苷和汉黄芩苷进行生物转化,以提高黄芩中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通过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培养基pH、药材粉碎度、装液量、摇床转速、液料比、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发酵工艺的影响,以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得到黄芩生物转化生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液体发酵最佳工艺为蛋白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0.05%,pH 6.0,黄芩药材粉碎过40目,装样量33%,摇床转速200 r·min-1,液料比5 : 1,温度37 ℃,发酵6 d,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转化率为97.6%,汉黄芩苷转化率97.0%。验证试验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银翘散中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牛蒡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UPLC法,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40℃,同时测定4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结果:绿原酸、连翘酯苷A、连翘苷、牛蒡苷分别在10.75~344.0,7.062 5~226.0,2.375~76.0,9.656 25~309.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银翘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炎热清软胶囊中栀子苷、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方法:样品采用石油醚回流脱脂,70%甲醇超声提取30 min。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0 nm。结果:炎热清软胶囊中3种有效成分的分离度良好,栀子苷、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3%,100.77%和97.67%,RSD分别为1.9%,1.5%和1.1%,(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炎热清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银黄制剂中10种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方法采用Acquiyt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 L/min,在326 nm波长处进行检测,柱温40℃,进样量1.0μL。结果银黄制剂中10种成分在考察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加样回收率均在97.43%~99.94%,RSD均小于2.0%。11批银黄制剂样品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质量分数分别在0.236~3.419、5.279~26.220、0.495~4.714、0.130~2.702、0.310~3.210、0.363~5.036、35.209~133.289、1.493~6.635、1.546~5.393、0.254~0.823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可用于银黄制剂的质量控制,并为将来该制剂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新型固体吸附技术建立一种新的灵芝提取物中去除重金属的处理方法。方法将灵芝提取物加0.5%乙醇水溶液进行溶解,加入10 mol/kg固体吸附剂,室温搅拌吸附15 h,进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和苯酚浓硫酸显色法分别测定吸附处理前后灵芝提取物中5种重金属元素(Pb、Cd、Hg、As、Cu)和有效成分灵芝多糖的量。结果经吸附剂处理后的灵芝提取物中重金属量显著降低,Pb、Cd、Hg、As、Cu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79%、74.28%、57.73%、76.55%、85.39%,重金属总量去除率达81.68%,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灵芝多糖量变化甚小。结论该新型吸附剂去除重金属效果明显且不影响有效成分的量,可被推荐用于去除灵芝提取物中超标重金属。  相似文献   
6.
黄芩中黄芩苷生物转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优选黄芩经纳豆菌发酵后黄芩苷转化生成黄芩素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黄芩素含量,流动相甲醇(A)-乙腈(B)-0.2%磷酸水(C)梯度洗脱(0~28 min,20%~35%A,20%~35%B;28~32 min,35%~20%A,35%~20%B),检测波长278 nm。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菌龄、粉碎度、料液比及接种量对黄芩发酵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发酵工艺为菌龄12 h,液料比3∶1,培养温度37℃,粉碎度40目,接种量30%,发酵时间7 d。黄芩素质量分数10.02%,平均转化率96.5%。结论:优选的发酵工艺稳定可行,黄芩经纳豆菌发酵后黄芩苷基本转化为黄芩素,可提升黄芩的药用价值和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