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疏花毛萼香茶莱Isodon eriocalyx var.laxiflor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疏花毛萼香茶莱叶经70%丙围提取,采用硅胶或MCI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包括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及质谱)或直接与标准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疏花毛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布卢姆醇A(I),2—醛基—5—经甲基呋喃(Ⅱ),3,4—二经基苯配乙醇(Ⅲ),咖啡酸(Ⅳ),咖啡酸乙烯酯(Ⅴ),对—羟基苯甲酸(Ⅵ),间—羟基苯甲酸(Ⅶ),对—甲基苯甲酸(Ⅷ);3,4—二甲氧基苯酚(Ⅸ),迷迭香酸(ⅩX),迷迭香酸甲酯(ⅪM),滨蓟素(Ⅻ),8—羟基滨蓟素(ⅩⅢ),乌苏酸(ⅩⅣ)和2α-羟基乌苏酸(ⅩⅤ)。结论 化合物I~Ⅴ,Ⅷ,Ⅸ和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杨敏杰  骆世洪  黎胜红 《中草药》2015,46(6):791-797
目的研究新樟Neocinnamomum delavay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RP-18、Sephadex LH-20凝胶和半制备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新樟茎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包括4个酚苷、3个木脂素、6个倍半萜、3个黄酮以及1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O-紫丁香酰基-1-O-香草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6-O-乙酰基-1-O-(3,4,5-三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1,6-二-O-紫丁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3,4,5-三甲氧基苯基-6-O-紫丁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鹅掌揪树脂酚B二甲醚(5)、sesartemin(6)、(+)-9′-O-(E)-阿魏酰基-5,5′-二甲氧基落叶松脂醇(7)、oplodiol(8)、柳杉二醇(9)、4-表柳杉二醇(10)、7α,11-二羟基-10(14)-杜松烯(11)、(-)-2,9-丁香烷二醇(12)、菜豆酸(13)、儿茶素(14)、表儿茶素(15)、反式-二氢槲皮素(16)、(24S)-24-乙基胆甾-3β,5α,6β-三醇(17)。结论化合物1、2为新的酚苷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新樟苷A和新樟苷B,化合物3~17为首次从新樟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疏花毛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疏花毛萼香茶莱Isodon eriocalyx var.laxiflora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疏花毛萼香茶莱叶经70%丙围提取,采用硅胶或MCI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包括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及质谱)或直接与标准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疏花毛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布卢姆醇A(I),2—醛基—5—经甲基呋喃(Ⅱ),3,4—二经基苯配乙醇(Ⅲ),咖啡酸(Ⅳ),咖啡酸乙烯酯(Ⅴ),对—羟基苯甲酸(Ⅵ),间—羟基苯甲酸(Ⅶ),对—甲基苯甲酸(Ⅷ);3,4—二甲氧基苯酚(Ⅸ),迷迭香酸(ⅩX),迷迭香酸甲酯(ⅪM),滨蓟素(Ⅻ),8—羟基滨蓟素(ⅩⅢ),乌苏酸(ⅩⅣ)和2α-羟基乌苏酸(ⅩⅤ)。结论 化合物I~Ⅴ,Ⅷ,Ⅸ和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二倍半萜是由五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生物合成来源于香叶基法尼基焦磷酸酯的一类珍稀萜类天然产物,迄今仅报道了1 300余个,其分布广泛、结构新颖复杂、生物活性显著。近10年来,随着基因组挖掘和异源表达技术的发展,二倍半萜生物合成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本文主要概述了二倍半萜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包括香叶基法尼基焦磷酸酯合酶、二倍半萜合酶和氧化酶的生化功能和催化机制,以期为该类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生物活性与合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火把花内生真菌Trichoderma atroviride B7固体发酵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等方法将其分别鉴定为:atroviridanol (1)、3-oxo-3-[(2-phenylethyl) amino]-propanoic acid (2)、N-(2′-phenylethyl)-acetamide (3)、neoechinulin A (4)、echinulin (5)、gancidin W (6)、N-isobutyl-3-methylbutanamide (7)、5-acetamido-1-pentanol (8)和N-2-methylpropyl-2-methylbutenamide (9)。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9首次从木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