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蒋欢  黄诚伟  廖海兵  梁东 《中草药》2018,49(10):2336-2344
目的研究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神经炎症活性。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和制备型HPLC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理化性质结合现代谱学(ESI-MS、1H-NMR、13C-NMR、ECD)解析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模型进行抗神经炎症活性筛选。结果从中华青牛胆藤茎的95%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中华青牛胆木脂苷C(1)、中华青牛胆木脂苷D(2)、裂环异落叶松脂醇-9-O-β-吡喃葡萄糖苷(3)、(+)-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4)、(+)-丁香脂素(5)、tanegoside A(6)、(E)-3-[(2,3-trans)-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2,3-dihydrobenzo[b][1,4]dioxin-6-yl]-N-(4-hydroxy-phenethyl)acrylamide(7)、银钩花胺酰B(8)、反式-N-p-香豆酰基酪胺(9)、N-反式-阿魏酰酪胺(10)、N-反式-咖啡酰酪胺(11)、克罗酰胺K(12)、顺式-克罗酰胺K(13)。发现7个化合物具有抗神经炎症活性。结论所分离鉴定的化合物包括木脂素和生物碱,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3、5、7、8、10~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和10的活性强于阳性对照米诺环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