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虽然内镜加病理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但早期诊断率仍然很低,误诊率则高达88%,误诊时间平均长达8个月。现将1例以腹胀、腹水为首发症状的直肠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穴位内药物注射法对偏头痛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将川芎嗪、利多卡因、6 5 4-2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率谷穴及丝竹穴之间皮下相互透刺 ,并注入药物混合液 ,在风池穴同样注入药物 ,每周 1次 ,6次为一疗程。结果 :15 6例患者中 ,治愈 113例 ( 72 .44% )、显效 2 9例 ( 18.5 9% )、好转 10例 ( 6 .41% )、无效 4例 ( 2 .5 6 % ) ,总有效率 97.44%。结论 :数药合用 ,具有解痉、止痛、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作用。药物注入特定穴位 ,不但有药物的直接作用 ,而且有针灸及留针作用 ,取得了药物与针灸的协同作用 ,不但疗效好 ,且经济实用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川芎嗪、黄芪治疗中风后并发肢体疼痛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客观评价川芎嗪、黄芪静滴疗法,西药疗法及传统中医疗法对史风后伴发瘫痪侧肢体僵硬疼痛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中风后伴发肢体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药组和针灸组,治疗组使用川芎嗪、黄芪和丹参静脉滴注;西药组使用传统西药脑活素滴注,组使用针灸按摩疗法。结果:治疗组肢体疼痛缓解程度,肌力恢复程度。平均积分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西药组和针灸组(P<0.01)。而西药组和针灸组在治前,治后各观察指标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疗法对中风后伴发肢体疼痛这一特殊患者群体,有独特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6.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多发病,目前的疗法颇多,但疗效不一。作者自1993年以来,用硝石、速尿加市售排石冲剂,治疗泌尿系结石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病人共110例,均按黄家驷等主编的《外科学》有关泌尿系结石诊断标准,临床上有疼痛、恶心、呕吐、血尿、排尿困难,膀胱刺激症状。尿检镜下血尿,X线平片显示结石影。B超检查有特殊声影等确诊依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54例,女6例。年龄21~40岁41例,41岁以上19例。肾结石28例,其中左侧肾结石11例,右侧肾结石14例,双侧肾结石3例;输尿管结石32例,其中…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法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穴位内药物注射法对偏头痛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川芎嗪,利多卡因、654-2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率谷穴及丝竹穴之间皮下相互透刺,并注入药物混合液,在风池穴同样注入药物,每周1次,6次为一疗程。结果:156例患者中,治愈113例(72.44%)、显效29例(1859%)、好转10例(6.41%)、无效4例(2.56%),总有效率97.44%。结论:数药合用,具有解痉,止痛、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作用。药物注入特定穴位不但有药物的直接作用。而且有针灸及留针作用,取得了药物与针灸的协同作用。不但疗效好,且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93年2月以来,采用番泻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人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5例;年龄18~70岁,平均46岁;其中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7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18例,肝硬化3例。治疗方法番泻叶5g...  相似文献   
9.
我院内科自1993年2月以来,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病人48例,采用番泻叶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8例患者,男43例,女5例,年龄18~70岁,平均46岁,其中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7例,糜烂性出血性胃炎18例,肝硬化3例。2治疗方法番泻叶5g,自来水200ml,煎得药液120ml,1次服下,即平卧并滚动翻身1~2次,使药汁均匀分布于胃壁,每12小时服用1次,连用3日为1疗程,治疗期间,第1日禁食,第2日始流汁饮食,卧床休息,常规静脉补液,不用其他止血药物。3治疗结果止血时间最短仅服药1次,最长3天,平均1.5天,有效率100%,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客观评价川芎嗪、黄芪静滴疗法 ,西药疗法及传统中医疗法对中风后伴发瘫痪侧肢体僵硬疼痛的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中风后伴发肢体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药组和针灸组 ,治疗组使用川芎嗪、黄芪和丹参静脉滴注 ;西药组使用传统西药脑活素滴注 ;针灸组使用针灸按摩疗法。结果 :治疗组肢体疼痛缓解程度、肌力恢复程度、平均积分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西药组和针灸组 (P <0 .0 1)。而西药组和针灸组在治前、治后各观察指标上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本疗法对中风后伴发肢体疼痛这一特殊患者群体 ,有独特疗效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